没事过来吧,我炖的猪肚,白菜心蒜泥一拌,杠杠的,哈尔滨啤酒到货了,口感不错。
现在高速很方便,明天中午战友两口子就到了,明天的午饭我安排的是辣蛤蜊,蒸海蛎子,蒸扇贝,黄瓜拌海米,炸虾仁,蒸条一卤鲜的甜晒鲅鱼片。
阳光海水栈桥
哈哈,您过誉了
昨天战友两口子来到我家就没再出门,一桶散啤喝光了,今早我早早的就起床了,做的皮蛋粥,豆浆,雪里蕻干辣椒炒肉丝,蒜泥拌海带丝,馒头花卷,茶蛋。上午他两口子去女儿所在的部队,下午带着他女儿回到我这里来,我在家准备晚餐。
战友给我带了一箱风干腌肉,这玩意太好吃了,简直绝了!

风干带皮咸五花肉的吃法有讲究,因为是风干晾晒的带皮肉,所以肉皮硬的就跟铁板一样,所以把风干肉简单清洗一下然后下锅用水大火烧开煮一遍,去去盐分,开锅五分钟捞出来放入高压锅蒸,蒸好了切片,怎么吃都行,喷香喷香的!
战友的女儿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们两口子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带着孩子来青岛哈散啤,吃蛤蜊,洗海澡,都是住在我家里,我和俺老婆拿她女儿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孩子来青岛当兵前上学放暑假的时候因战友两口子工作忙经常是孩子先来我家住着,每天跟我大女儿一起疯玩,一起嗨,他两口子随后再过来。所以,这孩子来青岛当兵后逢休息日,节假日经常到我这来混吃混喝,,而且是经常带着她的几个小伙伴们们一起来,别小看这些小女兵们,她们的嘴都非常叼,一般饭店的饭菜她们根本看不上眼,但都喜欢吃我做的菜,而且这些小家伙们的饭量都不小,每次来都会把一桌的的菜都吃的干干净净。
我炒的辣蛤蜊,辣大头菜,这些小家伙们几乎每次都会让我再炒一盘。他们的小嘴都很甜:老爹,再炒个
这是我今晚炒的风干五花肉炒辣椒🌶️

今天小年,祝青岛论坛网友们小年快乐,吃好喝好。
继续写:我们总队机关的兵,除了警卫通信中队之外,都是实行退伙制度,因为警通中队有自己的单独伙房和食堂,一日三餐连队自己吃,而总队机关则不同,每天都有出差的,外勤的,无法统一时间到食堂就餐,所以就实行退伙,就是把部队按规定每人每天每月的伙食费退给你个人,然后你再到机关食堂买饭票想吃啥你就买啥,我是第一年的义务兵,津贴每月也就二十多块钱,但是一退伙就不一样了,我每月拿到手能四百多,这还不算每天八块钱的出差补助,在那个年代我们机关车队驾驶员每月的到手工资相当不错了。别忘了那是个十五块钱就能吃个牛肉火锅的年代。
今天下午一个兄弟过来看我,他是青啤的一个划片经销商,就是用货车满街给啤酒屋,酒店送大桶散啤那种,他给我带了一百来斤青啤纯生大桶酒,这种啤酒属于青啤产品中的极品了,口感绝了,这些酒过年期间招待亲戚朋友基本够了。
大家好啊
我春节期间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所以最近没怎么来论坛更新帖子,天天打吊瓶,大把的吃药,可感觉总是好像没啥效果,哎,慢慢熬吧。
虽然我的病情又严重了,但兄弟们,战友们对我的关心与关爱一直都陪伴着我,我们之间的战友情是经过了考验的,甚至现在有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举个例子吧,2022年我一个战友突发心梗猝死,我们三百多个战友集体凑份子给他办了后事,并按照他生前的心愿把他的骨灰在他的农村老家进行了安葬。
我这个战友走得很突然,夜里起来上厕所还没走到卫生间就摔倒了,等家人发现后打120,急救车来了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所以,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分分钟说没就没了。
我这个战友是1972年的比我大一岁,比我早两年兵,1988年入伍的,是志愿兵提干那种,老家安徽宣城绩溪农村的,他们那个村子真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独立的依山傍河而建,典型的徽派建筑,外面是白墙灰瓦,屋顶飞檐悬挑,屋内全部都是真材实料的榫卯木结构进行连接,所有的房间隔断,门窗都是优质木材打造而成,皖南山区就是不缺木头,他们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宗族的墓地,每个家族的祖祖辈辈都葬在家族的墓地里,所以,战友去世后我们根据他的生前愿望及他的老家风俗将他的骨灰送回到他老家进行了安葬。
战友的老家我们经常去,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经常到黄山出差,每次去黄山出差最少五天,因为从合肥到黄山早晨六点出发下午四点到算是早的,那个年代没有高速,全是山路,所以,来回在路上就是两天,剩下三天才是每次真正的黄山之行工作时间。记得从黄山到我战友绩溪老家的路程大概有六七十公里的样子,不算远,所以,只要我和老章一起到黄山出差我们都会抽时间去他老家待一晚上,他有个妹妹,他在外当兵,妹妹在家伺候爹娘,我们每次去都是他妹妹忙前忙后的伺候,去他家做客,他家里根本无须提前进行准备,他家里啥都有,而且都是我们平时见不到的好东西,全是山货,全是野味,风干鸡,风干鸭,风干咸猪肉,风干鱼,各种山蘑菇,各种干野菜,应有尽有,还有院子里种的各种小青菜,门前河里随时可以捕捞的各种新鲜野生鱼,杠杠的,他妹妹做的每道菜都是绝对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