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复
回复:

离家委饭店不远大约最多100米处就是家属院的澡堂子,澡堂子很大,里面有三个大泡澡池,一个高温池,两个普通温度的池子,泡完澡就去淋浴区冲澡,澡堂子一进门是更衣区大概有一百多个更衣橱,本单位职工洗澡都是免费的,每个月都发澡票,根本用不完,单位运输车队的那一大帮师傅们下了班经常先去泡澡,洗完澡后一些好喝点酒的就直接到家委饭店开喝了,喝舒服了再回家,那个年代车队的司机师傅们手里都有钱,都在外面干私活挣外快,他们家家生活的都很滋润,所以他们点菜都点好菜,葱爆羊肉,溜肚片,辣大肠,葱烧茄参,卤肉拼盘,海杂拌,筋头巴脑的酱牛肉,啥好吃点啥,他们不差钱。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4 09:54:38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家委饭店的生意为啥火爆?好吃,便宜,绝对的经济实惠。

为啥好吃?做饭的厨师都是从我父亲单位食堂退休的老师傅,退休后再到家委饭店挣一份钱,那个时候叫“补差”,所以说家委饭店无论是炒菜还是面食样样都是老师傅们的经典之作。
为啥便宜?这个就更简单了,家委饭店使用的门面房是职工家属楼楼底的网点房,是我父亲单位的公房,设立家属委员会饭店的初衷是既能解决一些职工家属的就业安置问题,又能给广大职工及家属们提供就餐服务,所以房子是免费的,一分钱不收,所以,家委饭店几乎是没有什么费用的,所以菜价订的非常便宜。
家委饭店的面积很大,大厅里摆了大概有十几张桌子吧,都是那种圆桌圆凳,是我父亲单位食堂无偿提供的,桌子很大,都是些十人桌,所以吃饭的时候就跟在食堂吃饭差不多,基本都是凑桌,每桌上基本上都至少拼了两桌客人,可吃各的,互不影响。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4 07:15:33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那些年我家来客人比较多,基本都是来找我父亲的,南来的北王的全国各地哪里的都有,关系好的,感情比较深的的,我父亲基本都请到家里吃饭,一般都是从家委饭店点几个菜,简单,省事,便宜,关键是客人吃的心理非常舒坦,非常有面子。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23:11:2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那个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们是这个家委饭店的常客,自动AA,为什么说是自动AA,这得益于家委饭店的结账流程,每个人想吃什么先交钱开票,然后到取餐窗口凭票取餐,所以,小伙伴们来了之后一般都是先看看先到的人都点了什么菜然后自己再去点其他菜,别点重了,啤酒票一般都是提前买好了,每个人兜里常年都有几张,蓝边大碗,谁碗里的啤酒喝完了自己拿着碗去窗口打酒。窗口打酒的速度非常快,到了饭点啤酒都是提前从大罐里倒到一口缸里,碗端过来一舀子就打满了,绝对秒打,否则根本不赶趟,全是啤酒沫。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22:43:0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想到哪说到哪,补充一点,家委饭店早餐的油条非常好吃,那才叫油条,那个年代的油条很少有现炸的,这个不接受任何抬杠,家委饭店的师傅们都是三四点钟就开始工作了,那油条炸的可不是一点点,茶几子大小的竹筐都是十几筐,几十筐炸,炸好后一筐筐码放整齐各个早餐供应点来取,那个年代卖油条不过称,每斤20根,数着卖,光用钱不行,还得用粮票,一斤油条一斤粮票。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21:55:45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当年还有一道经典菜,现在的饭店里已经见不到了,葱烧茄参,这个菜真好,口感杠杠的,很奇怪,现在茄参很少见了。

还有道菜,溜肚片,妥妥的下酒菜。
家委饭店还有个绝活,大葱木耳肉馅的大肉包子,每天到了饭点都排队,去晚了就没了,这个包子简直就是一绝,咬一口兹兹冒油躺汤,什么青岛大包,跟这个包子都没法比,我们家经常去买点大包子做一锅大米或小米粥,全家的晚饭就解决了。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21:34:11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家委饭店的火爆不仅仅是啤酒好,他家的菜也是绝对杠杠的,那个年代很多家里来客人了都会去炒两个菜拿回家,都是连盘子拿回家,大家彼此都认识,过后都会把盘子刷干净了送回去。

他家厨师很棒,做的菜都很经典,可以说都是必点菜的下酒菜,黄瓜拌冻粉,黄瓜拌猪耳,黄瓜拌海螺,辣油菜拌粉丝,呛土豆丝,虾皮拌凉粉,卤拼盘,热菜里的海杂拌(海螺肉,扇贝肉,笔管鱼,乌鱼花,鱿鱼花,鱿鱼头等海鲜配上黄瓜片,木耳,竹笋片爆炒),肉杂拌(肚片,大肠,猪心,猪肝片加尖椒青椒木耳等爆炒而成),一般三五个人吃饭一个海杂拌,一个肉杂拌海鲜和肉类就全齐了,再点个青菜就齐了,人如果再多点,那就再来个凉菜,烧条鱼就完美了,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新鲜鱼,都是冰货,刀鱼,鲅鱼,偏口,黄花,光鱼之类的,但是,烧菜的师傅做出来的鱼味道绝对杠杠的,我现在回想一下都直流口水。
活鱼也有就是鲤鱼草鱼鲢鱼,饭店后厨有个水泥尺子在里面养着,油泼鲤鱼,油泼草鱼,鲢鱼头炖豆腐,鲢鱼身子油炸做红烧鱼块,一做就是一盆,跟大锅菜似的,挖一勺子就是一份,按份卖,红烧茄子也是这样卖,这种菜单独炒太耽误功夫了,味道还不好,就是大锅菜做法最好,小炸鱼也一样都是整盆的炸,所以上菜快,基本就是人坐下了就开始上菜了。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20:27:14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家委饭店的中餐和晚餐非常火爆,基本都是冲着他家新鲜纯正不掺假散啤去的,每天中午11点以前青岛啤酒厂专门运输散啤的东风啤酒罐就会准时把刚出厂的新鲜啤酒送来,新鲜的啤酒会送管道直接送进家委饭店的啤酒罐内,八十年代末期的时候饭店和一些大一点的小卖部啤酒罐就已经配备加气设备和制冷保鲜设备了,所以打出来的啤酒口感绝对棒。一些小卖部也有卖散啤的,但多数是卖炮弹那种铝皮罐的,再后来塑料桶的也出来了,那是后话了。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19:50:18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八十年代末期的时候物质方面已经算是很丰富了,副食品方面基本是想吃啥就有啥了,我们家住的宿舍里面有一个家属委员会饭店,两家个人开的小卖部,家委会饭店经营一日三餐,连早餐都非常丰富,馅饼,油条,鞋底,茶蛋,大米粥,小米粥,填沫(添,这才是青岛老添沫的真正叫法,为啥?调好味的玉米面粥熬了一大锅,不断的往锅里添加菠菜,苔菜等小青菜,青菜放早了就泡烂了,现添加新鲜青菜的添沫喝起来口感那才叫正宗,现在市场上卖的哪叫添沫,简直就是一锅烂菜叶汤。),豆浆,小咸菜,特别是鸡丝混沌那绝对是一流,早上吃根油条来碗混沌绝对吃的舒舒服服。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19:17:02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说完冒烟的,再说下菜的,你一定知道“马蛋子”?知道什么是“炮蛋”?17528675051752867505
--------------------
马蛋子是灌装不合格没有贴的大棒,炮弹就以前的散啤,铝皮罐,跟个液化气罐似的。我们几乎天天哈散啤,来盆蛤蜊,黄瓜拌个猪头肉,绝了!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14:02:48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我奋斗我光荣 2024-12-20 16:32:11 编辑

记住了:那个年代能去学车的都不差钱,每天给教练两盒双马烟(一马)什么叫一马?你懂吗?


哈哈哈哈,不光知道一马,二马,还知道为了对付“将军”一直骑大马,我们还生产了“统帅”,领导着将军,

说完冒烟的,再说下菜的,你一定知道“马蛋子”?知道什么是“炮蛋”?{101}{101}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3 09:49:32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别看那一年我才16岁,其实从那时起我就在街道生产服务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充分的融入到了社会经济活动当中,而且是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初期市场经济的双重轨道,那个年代有脑子,有胆魄的人都发财了,而且是发大财!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1 15:44:2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这个五十铃大头车在当年绝对是个好车,杠杠的,这个车从提回来以后除了我之外就没有任何人摸过,简直就跟我的私家车一样,每天上午我开车去学校上学,下午回公司装上满满一车给我父亲单位配送的货物,基本都是些机电产品,五金土产之类的,然后我就开着车带着几个公司的装卸工去我父亲单位的物资仓库卸货,几乎天天如此,卸完货,仓库签字验收后就万事大吉了,我就下班了,直接开车回家了。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1 13:26:1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什么叫社控,所谓社控就是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当年青岛市有个社控办,所有的单位想买车必须有社控,没有社控你的那位再有钱也不能买车,所以,当年有个奇特的现象,买新车三万,没有社控不能买,不让买新车我修可以吧,花五万把车修成崭新的谁也管不了。其实哪里是修车啊,就是找生产厂家保留原发动机号,车架号重新组装一辆新车而已。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1 12:03:30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第二天我拿着支票就去了机电公司开票提车,在财务缴款,然后拿着提车单到位于大沙路的青岛市机电公司仓库提车,我到了一看震惊了,好大的仓库啊,一排排的库房,库房与库房之间的水泥路上整齐的排放着各种各样的汽车,有东风,解放,黄河等大卡车,还有沈阳金杯,天津燕牌,北京130等轻型小卡车,轿车系列也不少,国产的上海轿,苏联的伏尔加,合资的桑塔纳,北京切诺基213,广州的标志505,日本丰田的老海狮,只要你有钱,有社控,要啥有啥,光有钱不行昂,必须有社控才行。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1 11:38:1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道路安全,其实驾校责任很重的。

我学的都不上路{141},因为科目都是特殊特殊方法过的。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1 11:29:38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1988年我的实习期满,换成了正式驾驶证,我离开了我父亲单位的车队,来到了一个街道办的生产服务公司,那个年代政府,街道办都纷纷成立了这种三产公司经商办企业补贴政府财政经费,当年我去的这个街道生产服务公司,说实话是我父亲重点扶持的,我父亲给了他们大量的物资供应与加工协作订单,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这个生活服务公司刚拿到一笔我父亲单位的大订单,正在上设备,购置办公车辆,运输车辆搞扩张的时候,当时的街道办一把手问我公司这边要买个办公车,买个好点的,这几天去机电公司看看,转转,那个年代在青岛买汽车只有一个地方,温州路上的青岛市机电公司,毫不夸张地说,当时青岛市只有他家有卖汽车的资质,我去看的时候正赶上机电公司刚进了一批日本五十铃双排座大头车,我一眼就看好了,这车太棒了,我拿了点资料回去跟街道办一把手汇报了一下,领导当场就拍板了,就它了!

14万7,那个年代的十四万七绝对是一笔不小的钱,第二天我就拿着支票去机电公司开票提车了。

回复收起回复(1)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4-12-21 11:05:17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那个年代没有高速,福建的大山,陕西的秦岭都是你想象不到的难以攀爬,在大山里,车在开,你从反光镜里就能看到有车匪往车上爬,但你绝对不能停车,停车就是死,他们绝对跟你玩命!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0 17:17:21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在我的缠磨下,俺爹最终妥协了,给我弄了个车开,但条件是让我回学校正常上学。

我拿到驾照后首先我被俺爹安排到他单位的车队跟着一个老师傅实习了一段时间,这段实习期对我的驾驶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乎全是长途,崭新的东风EQ140,我的妈,这车质量确实好,从未在路上掉过链子,广东,广西,新疆,黑龙江我跟俺师傅都跑过。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0 17:02:5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我拿到驾驶证后就整天缠着俺爹要车开,那个时候我基本不上学了,属于半辍学状态,为啥说半辍学?平常不去学校上课,但参加期中,期末考试,从不漏考,缺考。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4-12-20 16:51:27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