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老年人免费的好,
在公共政策学上,有个术语叫“决策气球”。有关部门先放出气球,试探一下风向。如果风向没问题,“气球”就变成了真的政策;如果风向不对,“气球”就只是个临时工。“放气球”还有个功能,叫“政策靴子",是心理暗示,告诉你,这事是迟早的事。
老人也有事情需要乘车,不是去“凑热闹”,你要免费就免费,要一视同仁,认钱不认人也可以,但是限制时段免费是对老人的侮辱,也带来不方便,坚决反对对老人的侮辱,作为老人在世有限,砸锅卖铁也不能受辱。
俺支持老年人错峰免费乘车。高峰时间段适当象征收取费用,这样会做到普遍社会资源合理共享型的提示。但是前提是拥挤程度需要用这种方式解决。

老年人免费乘车是山东省人大出台的“条例”规定的,早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了。不需要讨论,坚决执行就可以了。山东省的公民都必须执行。否则就是违法。此问题不需要再继续讨论,希望大家都自觉的遵纪守法!

在香港,完全免费乘车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对儿童、老人、残疾人和学生,巴士和地铁都有乘车优惠。12岁以下的儿童在乘坐巴士的时候就可以享有半价优惠,65岁或以上长者以及合资格的残疾人士则可以享受搭乘巴士每乘2元的优惠票价,60-65岁的乘客在周日以及公众假期也可以享受两元票价的优惠,除了上述的长者、残疾人士以及儿童在搭乘地铁的时候享有票价折扣以外,港铁还为12岁到25岁在香港任何的院校就读的全日制学生提供半价乘车优惠。
阅知了

英国伦敦在使用有效票的一个成人带领下5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在任意时间免费乘坐伦敦的公共交通工具,而5-10岁的儿童可以在任意时间免费乘坐公共汽车,使用有效票的一个成人最多可以带4个此年龄段的小孩免费乘坐伦敦地铁。如果此年龄段的孩子独自出行则需要有5-10岁的专用交通卡才能享受免费待遇,11-15岁的青少年必须要办理专用的Oyster才能免费乘坐伦敦的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
德国也有免费乘车的群体,除儿童以外,主要涵盖大学生、领取社会救济的特困人员、重度伤残人士,以及执行公务的警务人员。在德国大学生的学生证就相当于车票,在校学生可以凭借学生证在学校所在地以及周边地区免费乘车,当然学生证是每年一发,而且也必须要缴纳一定的费用,领取福利救济的特困人员以及重度伤残人士则可以凭政府部门开具的证件免费乘车,而这些证件分为免费和有偿两者,后者每年要缴纳72欧元的费用,而且这些证件有效期通常都是一年,必须每年审核发放。
社会在体谅尊重老年人的同时,也应该为年轻人充分着想。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这一政策并非彻底取消老年人的出行福利,而是寻找一种兼顾各个群体更为可行的的新方法。
1、上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对老年人进行交通补助,以代替老年卡免费出行。如此老年人们就可以不必为了将免费出行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很多次的无用出行了。
2、广州,海南提出的方法是老年卡出行半价优惠。对现代人来说,一元钱的公交和五角钱的公交都并不算多。而且进行极低的收费,也能做到不破坏市场规律,更让老年人也能接受到福利,不得不说也是不错的办法。
3、成都给出的解决方法是限制次数。在限定的次数内可以免费乘车,次数外则需要支付费用,这样在保障了老年人福利的同时,也能缓解年轻人的出行压力。
4、杭州实行的则是“错峰政策”,指老年人在早晚高峰时期乘车时需要以半价购买车票,平时则为免费乘车。
以上这些城市的举措可以有效避免老年人与年轻人抢坐早晚高峰公交地铁的情况发生,酌情青岛相关部门参考。
从社会角度来看,虽然说公交车和地铁都是城市公共福利建设。但是让老年人免费乘坐,依然严重违背了基本的市场规律,给城市的财政和公共交通造成极大的负担。
很多老年人因为年轻的时候吃过苦,在他们的印象里,有一个很朴素的观念“免费的东西不用就是亏了”。正是这个原因,有很多老年人坐公交的目的就是坐公交,没有目的性的,一站一站坐。尤其是在早高峰的时候,很多年轻人赶着去上班,结果好不容易到了车站,才发现车上已经坐满拉着小车准备去买菜的老人,根本挤不上去。这对工作生活压力山大的年轻人公平吗?合理吗?
老年人越来越多

老年人年轻的时候为实现社会主义贡献了青春,他们那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冬天带着孩子挤公交,工资也不高,现在年纪大了社会主义就给了这么点福利,我的那个天,天天反对,天天要求给现金,你们都没有父母吗?你也有老的时候

都凑热闹啊

关注中

加油加油

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