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直奔大医院小诊所只配开药?
分级诊疗任重道远
今年10月份的感冒大潮让各大医院又经历了一次“压力测试”,根据媒体10月12日的报道,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近期发热门诊日接诊约600人次左右,急诊科接诊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100%,门急诊平均每日输液患者达到1300余人。
当排队成了大型三甲医院的日常,二级医院和小诊所则是风平浪静,分级诊疗仿佛成了实现不了的空想。众所周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基层诊所规模和分布小而密集,数量远超大型三甲医院。但为什么群众生了病还是选择直奔“大三甲”呢?
记者调查
记者以市民的身份咨询了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的10家公立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从“看感冒发烧”、血常规检查、儿科医生和儿童用药、周末是否开放等四个维度进行了咨询,结果如下:
1.检查具有诸多限制。就最基本的“血常规”检查来说,记者咨询的10个卫生服务中心均表示有检验能力,其中仅福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能力检测甲流病毒、支原体等;有两所卫生服务中心血样需要外送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查;还有的卫生服务中心抽血有时间限制,超过规定时间将不再提供抽血服务。
2.儿科医护人员和药品严重缺乏。有5所卫生服务中心没有或只有少量儿童药品,其中观音峡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接诊14岁以下儿童。
3.周末时间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的医疗服务有限。在记者的咨询中,有4家卫生服务中心周末只有值班医生简单开药,有1家卫生服务中心周末有医生坐诊但不提供血常规检查服务,还有的服务中心周末只有上午正常开放。
4.诊疗能力不足。除有的服务中心周末无医生坐诊外,有1家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只能根据患者需求开药,无法提供诊疗服务。
从记者的咨询来看,儿科薄弱和服务时间限制是基层卫生服务站最突出的问题。基层卫生服务缺乏儿科资源,使得患儿不得不去三甲医院集中“扎堆”,使三甲医院儿科人满为患。三甲医院儿科为能接诊更多患儿,不得不推出延迟门诊时间、发热门诊补充医生、扩大输液区域等“应急套餐”。在服务时间上,大型三甲医院周末同样开展门诊服务,这就使得上班族只能舍弃社区诊所,转去大型三甲医院,造成了基层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除此之外,诊疗能力不足和检查上的诸多限制,也大大降低了群众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诊疗的意愿。
网友意见
在青青岛社区网友发起的投票中,有77.5%的网友看病首选三甲大医院,其次有19.5%的网友看病首选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小诊所,其他网友选择了二级医院和私立医院作为首诊医院。
(共有178人参与投票)
改进
分级诊疗的初衷,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从而让医疗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追求优质诊疗水平和资源有效下沉中间,青岛已经采取了平衡两者的措施:青大附院与市南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建设“共管病房”;市立医院与莱西市合作推进县、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基层居民就医服务更高效、便捷和安全。
但从记者的调查和网友的反映来看,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期待更多的在于
1.提高诊疗水平,完善医技检验,让基层医疗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避免变成单纯的“药店”。
2.丰富儿科资源,让患儿能就近享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
3.延长开放时间,让上班族的“小毛病”不必挤占夜间急诊资源和大型医院的周末门诊资源,让急诊和大型医院的医疗资源能更好地照顾到有需要的人。
4.拓宽“医联体”,让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型医院的联系更紧密,患者转诊更快更方便。
我们期待分级诊疗、医联体、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多管齐下”,能使不同层级的医疗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也能让基层医疗机构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使他们成为医疗体系真正的“第一道门”。
看病直奔大医院小诊所只配开药?分级诊疗任重道远
人气:890190 回复:40
身在市南,社区医院不能看儿科,小孩子也不能化验血
现在其实有很多线上医生很方便,尤其是保险公司的,如果你是保险公司的健康险客户,保费到一定门槛,会有线上视频医生问诊(24小时在线),对面医生都有多年工作经验,就职于全国三甲医院,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选三甲
有些病症他也不敢收,有一次我肠胃炎导致发烧呕吐,人家怕出危险建议我去三甲,

应该让三甲医院负责包片社区医院,考核、追责、收入挂钩社区医院的人员、医疗水平、设备、医药等,老百姓才敢去社区看大病。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才能解决。

社区医院确需提高诊疗水平?

吃鱼嗓子扎了根刺,跑遍了附近的社区医院都处理不了。最后还是去了青医附院…

实话实说,基层医疗服务站和社区医院,就是摆设,就和工会一个性质,凑好,应付检查,好看的,华而不实,有名无实,绣花枕头而已,医生没有,仪器没有,管用的药品没有,责任心更没有,出现医疗纠纷没人去管,谁敢去??不得给耽误病情吗?
提高社区医院医疗水平,配置,药品安全管理。

哦哦

社区诊所问题多多
1、医生诊断水平低
2、药品缺乏
3、不是24小时营业
医疗水平和人力资源、技术、设备资历差距还是很大,这是主要问题!

继续完善

还需进一步完善

医疗主管部门要推动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经常下去坐诊,让老百姓认识到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不差,就会取得老百姓的认可了。
关键是所用药物不统一,三甲医院有的药物二级医院和诊所没有。建议设立一个配送中心,可以调配药品到二级医院和诊所,患者也不用到三级医院排队取药。

还需进一步完善

重要的是,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
看病贵,看病难,现在社区医院不给打吊瓶了
现在社区医院好像没有儿科吧?药物和检查设备都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