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圈养”要不得!
教育部:课间不得有不必要约束!
近日,一位学校教师发布短视频称,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课间圈养”现象越发严重。有学生说:课间十分钟包括拖堂2分钟,提前预备2分钟,上厕所跑都来不及。
教育部表示,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现状
在青岛,课间十分钟学生们都在做什么?
网友@手机用户11730965在今年3月教育局做客的民生在线访谈中详细描述了某小学课间十分钟的现状:
市南某小学从上一年级起,老师要求课间可以上厕所、接水,学生们都不敢上操场玩耍,而且会被扣分。后来又借着疫情看管更严,连大课间操都没了。现在疫情已过,课间只有上卫生间的学生出来,午饭后也只有上厕所的学生出来,只有大课间恢复了课间操。学校领导不松口,老师不鼓励出来活动。
从网络上家长反映的各种相关信息来看,“课间圈养”的现象比较普遍。
原因
1.为满足疫情期间和过渡期间的应急性要求,部分学校对课间的学生活动做出了统一规定。
2.目前我市有不少学校存在学生数量超出设计、人均活动面积小的问题。狭小的空间无法容纳学生跑跑跳跳,于是“课间圈养”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3.学校为避免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伤害,采用“课间圈养”方式规避风险。这与保险等兜底保障措施不到位有关,也与某些家长的过度维权有关。
@仍是少年:因为怕学生受伤让学校赔偿,赔不起啊,因为不管是不是学校的过错只要在学校受伤都算学校错,班主任也要遭批降薪降级等等,就是因噎废食,不过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讹人的家长也不少。
针对“课间圈养”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但截至发稿暂无回复。
户外活动的益处
1.有益于少年儿童提升身体免疫力、改善视力、阳光也可以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还利于消除由于上课时久坐所产生的肌肉的静力性紧张。
2.当大脑分泌多巴胺时,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户外活动就是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有效途径。
3.户外活动能满足孩子积极探究的天性,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运动还可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对维护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正面意义。
参考
为保证学生在课间的充分休息和活动,天津市将小学课间从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
厦门的中小学校在课间10分钟要“清空”教室,让学生起身离座、走出教室,缓解眼睛疲劳。厦门市教育局表示,经过2022年多方位采取措施,全市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1%。
武汉光谷十一小的校园课间可以变成“无动力游乐场”——荡秋千、挖沙坑、爬软梯、滑梯“冲浪”,每个教室里有游戏收纳盒,装着跳绳、魔方、围棋、跳棋等,每个教室门前都有跳房子格,走廊有“飞镖场”、跳远格,楼梯下方是游戏间,下课后,学生不用走远,就有丰富的游戏可玩。
“课间圈养”要不得! 教育部:课间不得有不必要约束!
人气:36342 回复:25
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减负喊了十几二十年了,到这批孩子还是这个老样子
看来新任教育局领导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课间活动、午间运动的重要性。如果是几年前某个前任领导做出的错误决定让历届中小学生课间被无形禁锢,坐一天教室身心俱损、深受其害,应该查出从哪一年开始、哪任领导出的主意、做的决定,质问其罪。虽不是现任教育部领导做的决策,发现问题和接到家长意见反馈理应积极调查、整改、完善工作。而不是截止记者发稿还没有任何回应和表态。搞什么冰雪运动、帆船比赛、高尔夫球比赛等高大上的运动,起码的校园课间活动、午间活动、体育活动课这些基本的、切实的运动都没安排好,高谈远离学生实际的高大上运动还有什么意义?

合理安排

要不得

真是可悲的一代人。
中国的教育就毁在了这些教师手中。
现在学校下午有一节体育活动课,没有体育老师带课,活动内容过于受限,只让跳绳、青蛙跳、鸭子步走,内容单调缺乏趣味,建议丰富体育活动课内容,比如除了跳绳,允许拍篮球、踢键子、做游戏。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一周就两三节,都很珍惜,真正能为学生着想的各校领导应该主动考虑、安排、允许有益的体育活动内容,而不是让老师什么也不提供就让自由活动,甚至有的老师只让跳绳、青蛙跳、练鸭子步。具体细节活动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关注并安排好。

太难了

我们课间活动只能是作为奖励,作业完成的好或是测验得分高才能允许外出活动,真是震惊了整个银河系,我们正在以一种看似是为了你好的方式毁灭自我
一个学生安全问题就能把整个学校秩序打乱。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讓孩子充分利用好課間十分鐘。

家长,学校都怕担责任,害的只会是孩子和国家的未来。

作为过来人,之前的课间不能去操场玩的规定,吾娃深受其约束,也曾因课间去操场被扣分。希望现在的娃娃能享受自由的课间时间!

学校这样做,还不是因为无良家长投诉、闹得。

谢谢青岛新闻网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做出的努力!家庭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不能断送在基层教育,希望和自由的理念泯灭在童心初放!

今年九月开学后,见课间仍无一人出来玩,操场空荡荡,做为家长心急如焚,并及时与学校主任、校长电话沟通,次日全校课间都允许学生操场活动,但其他没有家长知情和反映的学校不知情况怎样。后来新发现一个问题是午饭后一年级让统一趴着睡觉,秋冬天睡不着,学生们也得趴着;四年级学生写作业,但即便写完老师也不松口让去操场放松下,上厕所超过五分钟就会问学生是不是出去玩了?甚至有写不完的作业。结果是从12点多吃饭到13:30上课在教室呆一中午,缺乏运动导致下午第一节课无精打采,上课的老师曾问学生:“你们都怎么啦,一个个没有精神的样子?”跟学校领导反映后,只有一年级得到改善,午间取消统一趴睡,可以折纸、课外阅读、室外活动,但其他年级学生还没有得到许可可以写完作业到操场活动。附近德县路小学似乎管的更苛刻,午间只让趴睡,不允许学生操场活动。但中午从江苏路实验小学路过倒听到学生们在操场的欢声笑语,挺羡慕。一个学校学生成长的好,需要一位有眼光、懂教育、爱学生的校领导;一个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好需要一位高瞻远瞩、把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放第一位的好领导;一个国家教育的成败更离不开真正𢤦科学教育,并勇于实践、及时纠正错误、改善现状的领头人。家长的重视、媒体的监督更不可少。现在问题出在哪,教育部门领导不重视、不发话学校和老师不敢擅自改变现状。其实让学生在操场安全的活动,只需明确提倡的活动,禁止追跑打闹,同时安排一位安全老师在操场及时发现、督导不安全行为即可。没必要因噎废食,和简单粗暴的冷管理!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吗?做为教育部门不为学生着想却处处无形限制,应该吗?发达国家(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看了我们的圈养模式会怎么想?我们的教育差距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