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笔墨间的岁月沉香——记青岛名人宋舒新老师

人气:24130 回复:3

          笔墨间的岁月沉香
       ——记青岛名人宋舒新老师
                黄淑美/文

    提起宋舒新老师的名字,总觉着有迎面扑来一股温润的书卷气,仿佛宣纸染墨时晕开的那股淡淡清香。待细细品读他的履历,才知这名字背后,是七十年岁月沉淀出的多元风华——左执笔文学创作,右手握狼毫,镜头里藏着人间烟火,诗句中包裹着赤子的才气和真诚。
    宋老师书房案头展开铺放着尚待完成的书法长卷,笔锋在楷隶行草间流转,圆转处如古泉绕石,奔放时似惊鸿掠空,每一笔都藏着临帖数十载的扎实功底。砚台旁散落着几方篆刻原石,朱文、白文间,是刀与石的对话,亦是他对汉字肌理的独到解读;转身处,相机静静立在支架上,里面存着《爱》那帧获二等奖的摄影作品,用光影定格的温暖,想必与他笔下的诗:《玉兰》《飞来的雪花》有着同样的温度,诗歌《玉兰》在某届全国诗歌大赛荣获一等奖;《飞来的雪花》也不辱使命,获得殊荣;2018年,他创作的童谣《我要去海南》获青岛市宣传部、精神文明办举办的童谣大赛优秀奖,他创作的童谣深得许多孩子们的喜爱和传唱;源于生活,文字与光影,在他这里都是奔向大海的涓涓溪流。
    1953年出生的宋老师,笔名“舒心”,写出来的文章也如其名,正如他给人的印象:睿智里融着谦和,儒雅中透着敦厚。从山东省散文学会到青岛市国学学会,从影视文化研究会到民企之友编辑部,诸多社会职务背后,是他对文化传承的热忱。自2017年受聘为《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再到2020年获授金色奖牌,他始终以笔墨为舟,在传统文化的长河里摆渡。那“羲之杯”“新时代”等赛事中的奖项,从三等奖到一等奖,从铜奖到特等奖,“中国当代文艺家百杰”的荣誉,不是炫耀的勋章,那是他深耕艺海的年轮。读来总让人心生感动,他的文字里,有青岛老街、小巷的青石板路,有海风掠过树稍的声响,有市井烟火里的温情。那些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篇章,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如邻家老者讲故事,朴实中品味真诚。
    见过宋舒新老师的人,总难忘他那份睿智儒雅,谦虚低调,认真勤奋的工作态度。2024年3月至9月,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会长孙果林、原青岛市市北区宣传部副部长、市北区作家协会主席吴宝泉率领《民企之友》编辑部全体成员,在“青岛出版艺术馆”举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书画艺术展暨书画集系列活动,宋舒新老师先后捐出十余幅4尺书法作品,宋老师说:“今天我的书法作品,能为民企、为贫困学子、为传承文化尽一份力,高兴。”书画展系列活动期间,宋老师担任拍摄和“丹青翰墨·情系民企”、名流名家书画集副主编的重任。甲辰年早春二月,青岛遇到一场多年罕见的大雪。宋舒新老师克服雪大路滑,顶风冒雪,坐地铁十几站,每天都准时赶到工作现场并迅速投入到整理稿件,作品登记注册、拍照、分类、汇总等各项细节落实;作品拍照过程中,工作量大,拍摄需要精益求精。他二话不说,一马当先,干起活来赛过年轻人,勤快、麻利、只要组稿和排版需要,无论手头事情多忙,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工作现场。白天忙拍摄,晚上撰文、组稿、校正、选图,面对繁忙的工作,完全忘记自己的年龄,血压飙升180,老伴心疼劝他歇歇。第二天第一个赶到现场的还是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民企之友》编辑部全体成员齐心共同努力下,2024年连续二次书画展暨书画集圆满成功!岛城文化界出现前所未有的轰动,受到领导、艺术家一致好评。
    宋舒新老师多才多艺,他还是硬笔书法高级培训师,书法活动交流中,有晚辈请教,他总是认真耐心讲解基本要领和各种体会,轻声细语如春风拂面;文友聚会,他总是安静地听,偶尔插话,说的也多是鼓励的话;谁有难处找他,从不推诿,需要帮助时,他尽心尽责,办得妥贴又周到。2017年以来,历届青岛国际沙滩节开幕期间,担任重要任务的他,穿着志愿者的红马甲,管理现场秩序,搬桌椅、管理物品,哪里需要就出现在那儿,汗水浸湿了衣衫也不在意,甚至有时忙的通宵达旦。有人赞他多才多艺,甘于奉献。他只摆手:“不过是多些爱好,能帮上忙就好。”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所学的知识范围之广。他自学中医,颇有研究,在有需要时,小小的一个偏方、穴位使用要领,还真能恰当地帮上忙;他篆刻印章更是独具一格,笔者曾有幸见到他刻制的不同风格的四枚印章,接受赠予的画家老师发自内心的说:“这章刻的真好,我喜欢!”  看到他在老年活动中心摄影大赛中获奖,看到他的童谣在评选中得到认可,你会发现,他的创作,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像一株老树,枝丫伸向文学、朗诵、书画、摄影、自学中医、篆刻印章等艺术天空,根系却紧紧连着脚下的土地。
     如今,宋舒新老师虽已年过七旬,却依然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他的作品里没有暮气,反倒有着“飞来的雪花”般的纯净,“玉兰”绽放的勃勃生机。这或许是因为,他把岁月酿成墨,把日子润成诗,在笔墨流转间,活成了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翻开是艺海泛舟的从容,合上是岁月厚重的沉香。
    这样的人,或许就是古人说的“德艺双馨”吧。
    不喧哗,自有声;不张扬,自芬芳。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青岛李岩2025年7月31日上午编辑于格里居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5-07-31 09:57:00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

1756366280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7-31 10:36:3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7-31 10:23:13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1756366280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7-31 10:19:10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