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个层次——新差错7(五上《鸟的天堂》)
说明
新差错,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教材
2021学年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97页: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浅析
“大的,小的”之间的逗号和“花的,黑的”之间的逗号,都似用错了。
教材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四个并列短语,应分两个层次,而全用逗号点断,就变得只有一个层次了。
这四个短语应分两个层次:
大的,②小的,①花的,②黑的
第一层次划分为体积与毛色;第二层次之体积,以大小划分;其毛色,以杂纯划分。
两个层次不同,所用点号就应不同:
大的、②小的,①花的、②黑的
现在层次不同但点号相同,层次就不清晰。
如此两个层次,过去都用逗号,彼时没错;现时第二层次则该用顿号,不用为错。
所谓“彼时没错”,如鲁迅先生的《药》,原文五处冒号与破折号并用(省略号是话语,不呈现而略)。
他的母亲慌忙说:——……
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
便对老栓嚷道:——……
拍他肩膀说:——……
大声说道:——……
现时如此为错。于是再版时修订。保留了冒号,删去了破折号。
《鸟的天堂》也应与时俱进。
古书没有标点,汉代开始有了“句读”(相当于句号、逗号作用)。清末开始引进标点符号,于是句末多了问号、感叹号,句中多了点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专名号、书名号等。现在,最新版2011年版《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标点符号两大类17种:点号7,标号10。可见,标点符号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它的使用应该且必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