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古文注释要讲“信、达、雅”

人气:77583 回复:2

古文注释要讲“信、达、雅”

文字
    语文教材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栱桥》,第99页: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张鷟(约658-约730)]唐代文学家。他在《朝野佥载》中说,赵州桥“望之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意思是:(赵州桥)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新月,又像是入涧饮水的长虹。
浅析
    对“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注释似欠妥。
    原文与注释结构不一,词性不一,语意不一。注释另起炉灶,自说自话,是为失实,失误。
    原文“初月出云”,主谓短语;注释“穿出云层的新月”,偏正短语。原文动词性,注释却名词性。
    原文“长虹饮涧”,主谓短语;注释“入涧饮水的长虹”,偏正短语。原文动词性,注释却名词性。
    原文“初月出云,长虹饮涧”,都是主谓宾,说“什么干什么”,动感十足;注释“穿出云层的新月”、“入涧饮水的长虹”,都只是定中结构,说“(干什么的)什么”,动感大弱。
    换言之,若依注释还原,则张鷟语变为,赵州桥“望之如出云初月,饮涧长虹”——与原文相悖。由此也可见注释之不当。
    笔者认为,古文注释要有衡量正误的标准,否则对错之议只能是打嘴仗。这个标准应是讲求“真实性、语法性与逻辑性、文学性”(简言之为“信、达、雅”)——新编、戏说、恶搞除外:

    1.信,真实性。忠实于原著重要的人、事、景、物、意(语意)、理,原著中非重要的可删可改,原著无而又非重要的可添加。
    2.达,语法性与逻辑性。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通顺、合理。
    3.雅,文学性。彰显作品的语言艺术。

    或曰,注释通顺则可。另“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等词语也见诸注释,并无漏失。
    答曰,只是通顺,仅为“达”之一,“达”还要具逻辑性,使之合理。此其一。即使都“达”了,还要讲求“信”与“雅”,其中,“信,真实性”(此处为忠实于原文重要的语意)是根本。此其二。
    类比(如修改病句):

    1.病句:中学时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
    修改1-1.中学时学到的坚实的基础知识……
    修改1-2.中学时打下的坚实的知识基础……

    2.病句:法国电影周的上映……
    修改2-1.法国电影的上映……
    修改2-2.法国电影周的举办……

    3.病句: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
    修改3-1.大家先考虑这个问题……
    修改3-2.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一下……

    虽然所有“N-1”的修改都通顺,但所有“N-2”的修改才是既通顺又忠实于原意。

    笔者于2017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参考
    《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0-01-21 22:04:53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青青岛教育社区欢迎您,请热爱论坛的【教师】朋友们加群276716411,认识一个圈子里的新朋友,一起聊聊天儿,说说话儿,还有精彩活动等着您

全部回复
回复:

学到了学到了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0-11-04 14:48:13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123}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0-01-25 12:40:27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