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春夏秋冬四季?――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气:13962 回复:0

春夏秋冬四季?――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二年级下册71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浅析
    有把“四时”只释作“春夏秋冬四季”的,对乎?错乎?
    愚以为,这样的释义,只是该条目的固定义,还应有临时义。
    (语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一、试以固定义代入,看能否自圆其说――毕竟西湖六月中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光不同。
代入后可见固定义之自相矛盾。因为“六月”含于夏季,夏季含于“四时”,而固定义就等于说“六月”独立于“四时”之外,两者互不交集,更不包容。这是逻辑性的差错。

    二、试以临时义代入――临时义为“这里指除六月外的四季”或“这里指其他时节”:
    1.毕竟西湖六月中的风光与除六月外的四季的风光不同。
    2.毕竟西湖六月中的风光与其他时节的风光不同。
    固定义见于辞书条目的义项,或本义,或比喻义,或引申义等。
    临时义不见于辞书中该条目的义项:一,只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才有的,脱离了也就没有了;二,虽临时,但与固定义有重要的关联(后者是前者之根)。
    综述,此处“四时”之释义,应并存固定义与临时义。光是前者难以解惑,反倒会生疑。

    三、范例。
    1.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71页《植树的牧羊人》:

    脚注:〔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作动词,长庄稼。

    1-1.范例“毛”之固定义为名词:“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
    1-2.范例“毛”之临时义为动宾短语:“这里作动词,长庄稼。”
    “不毛”,即“不生毛”――“毛”为“长毛”。
    临时义的词语标志,“这里作(这里指)”,即不在这里,不具此义――或说是原来并非此义。
    2.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122页《曹刿论战》: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脚注:[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2-1.范例“肉食者”之固定义为“吃肉的人”(偏正短语,或叫定中短语、定心短语。下同);
    2-2.范例“肉食者”之临时义为“这里指当权者”。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9-03-11 09:20:42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青青岛教育社区欢迎您,请热爱论坛的【教师】朋友们加群276716411,认识一个圈子里的新朋友,一起聊聊天儿,说说话儿,还有精彩活动等着您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