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小学教育 中学生人格养成方法探析

人气:48913 回复:1

      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党中央和教育部都对儿童的人格养成给予高度重视,这是深化教育改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对于健全人格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克服孩子易出现的暴力倾向、防御心理等问题。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这是教师和学生每天都可以感受到,并且正在经历的事。虽然教师作为教育者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作为被教育者处在被动地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教师甚至可以说是处于统治地位,学生似乎是每天被“压迫”的,这样的环境是老师和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沟通,作为一个人来说,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惯例去培养学生,但是学生自己的天性总是被抑制,得不到发展,这样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是不利的。教师应该要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消除掉隔阂,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敢和老师说,老师也时刻关注学生的心情,这样才有利于平等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

  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空话,要真正的把他落到实处,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尊重。要注重发觉每个学生的价值,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要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可能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太好的同学会有艺术天分或者是运动天分,不要因为某一方面的短板就去否定一个人,如果有热爱就要鼓励他们去勇敢的尝试,尊重他们自己的爱好和选择,关爱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
充分的去挖掘和培养他们的潜力,这样才会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每个教师的个性和家境不同,经历的事情也不同。有的教师对自己情绪的把控能力不好,生气的时候就会妨碍自己的教学工作,甚至同学们会“遭殃”;而心情好的时候呢,学生就会“享福”。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好像每天都处于提心吊胆之中,猜测老师的心情,每天阴晴不定的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正常的人格发展。如果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或者是家里有什么变故,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心情会受到影的时候,可以请假,与其板着脸上课还不如不去,低质量的课堂是没有效率的。自己经历的事情要自己承担,学生并不是肇事者,没有义务去承担教师的情绪,更不应该每天看教师的脸色过日子。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以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来面对他们,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4.塑造人格要有包容性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教师也不要拿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要允许个性差异的出现,包容他们的错误。小学生年纪还小,身上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正是挖掘潜能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犯错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包容,在不断的跌倒与爬起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活动是塑造人格的主要渠道

  1.充分利用课堂的育人作用

  小学时期每个阶段的教材都是与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相适应的,符合教育的阶段目标。一些课文中就可以体现出人文素养,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品德,培养一些好的行为习惯来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而不是空泛的讲大道理,是很有助于学生的成长的。其实小学生很像一张白纸,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很容易被引导,教师可以将教材体现的“人情味”表现的更浓一些,让学生们更明确的感受到爱,感受到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盼,培养高尚的情趣和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更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减少学生走上歧途的可能。

  2.让学生感受挫折

  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磨难也是很好的老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一些挫折,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不要总让他们做温室里的花朵,适当的经历一些风吹日晒,更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当然,这种挫折不是让老师去刻意的刁难学生,而是去培养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和责任感。比如,可以定时的进行班干部的轮换,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班干部,做的不够好的人不能一直待在这个岗位,这种制度也会使他们有一种危机意识,会激励他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没有当上班干部的也会努力争取下次机会。对于落选的同学要及时谈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落选了自然是有原因的,帮助他们直面自己的错误,不断改正,才可能会有下次的成功。考试也是这样,成绩不理必然是有原因,老师不能只顾着责骂,更重要的是找出原因,帮助学生改正,才能有提高。用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是培养健全人格重要的一步。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手

  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任务,家长同样有责任。家长作为亲人,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小学生的人格。家长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影响,家长的溺爱也会导致学生的任性。学校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并达成一致,帮助家长改变自己的态度,共同为孩子的人格培养努力。

  三、小结

  小学阶段的人格培养是很重要的,甚至是会影响一生的大事。家长和学校要达成一致,从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两方面入手,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为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8-09-11 13:39:11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青青岛教育社区欢迎您,请热爱论坛的【教师】朋友们加群276716411,认识一个圈子里的新朋友,一起聊聊天儿,说说话儿,还有精彩活动等着您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