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是什么与怎样做

人气:11241 回复:1

是什么与怎样做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92页:

    小东:是啊。比如,《生命 生命》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理解很肤浅。
    小林:我也是一样。仔细想了想,知道这句话含着的意思是,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要虚度年华,无所作为。
质疑
    小林的回应似更“肤浅”。
浅析
    小东所述“这样的句子”含两种不同的活法,有正有反:正为对生命“好好地使用它”,反为“白白地糟蹋它”。虽然小东自贬对此“理解很肤浅”,但起码还是原貌呈现,没少胳膊缺腿的。而小林对“这句话”的回应,仅删为一种活法,只有正,没有反,明显的二缺一,理解有偏且大偏。此其一。
    小东所述着眼于要知道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小林只是大谈要怎样,不要怎样:王顾左右而言他。小林答语不是理解,只是表态。此其二。

    或曰,小林回答虽不大靠谱,但表达的却是正能量。
    答曰,不可以表达正能量与否来衡量回答准确与否。
    若问硬币的两面,却只答其中一面,可否?若可则课文亦可。
    若问“是什么”,却只答“怎么做”,可否?若可则课文亦可。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5学年四年级下册字数131,000个,差错个数下限为13.1。
    本课文差错1处,计差错2个(“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至此,本册教材疑似差错达25.3个(至上一篇网文《情节不合逻辑――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差错已23.3个),若所指差错为真,则差错率为1.93/10000,本册属不合格教材。

    笔者于2010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本册教材2004学年第1版。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8-08-17 23:24:54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青青岛教育社区欢迎您,请热爱论坛的【教师】朋友们加群276716411,认识一个圈子里的新朋友,一起聊聊天儿,说说话儿,还有精彩活动等着您

全部回复
回复:是非关乎真伪――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

2.是非关乎真伪――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107―108页:

    ……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质疑
    所述之事似不合理。
浅析
    所述之事为:石猴径跳入瀑布泉,落地后见铁板桥,再见“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由此可见,洞内“桥下之水”,就是洞外“遮闭了桥门”的“瀑布飞泉”。可想而知,“桥下之水”,在石猴视线之下,而遮闭洞口的水帘之上端,则在石猴视线之上,此低而彼高。
    所谓述事“不合理”,是指“桥下之水”为低,而遮闭洞口的水帘为高,不可能如此倒挂。换言之,所述之事等于说水是向高处流的,这讲不过去。
    水向高处流――除非这段水流的路程是全封闭的、“U”形的、可视的:
    1.全封闭――须管道式;
    2.“U”形――洞内管道这截须高于洞外那截(“桥下之水”是“U”形最低处);
    3.可视――管道须透明。
    若“全封闭、‘U’形、可视”三条件俱备,则述事可真,而只要缺一,则述事必假;但怎可能三条件俱备的呢?

    或曰,《西游记》是神话,既是神话,水当可向高处流。
    答曰,神话中有实话。实话须实说。此处述事应是实话――水向低处流。

    或曰,名著不好擅改。
    答曰,对优秀的文学遗产应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错必纠。此其一。
    选作教材的作品,被改是常态。即使本课文《猴王出世》,也有“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一说。此其二。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5学年五年级下册字数125,000个,差错个数下限为12.5。
    本课文差错1处,计差错2个(“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至此,本册教材疑似差错达55.1个(至上一篇网文《同样的不靠谱――五年级下册<白杨>》差错已53.1个),若所指差错为真,则差错率为4.41/10000,本册属不合格教材――是差错率下限1/10000的4.41倍。

    笔者于2011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本册教材2005学年第1版。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18-08-20 08:44:55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