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见绌”何来“远远”――《现代汉语词典》之误4

人气:20537 回复:2

4.“见绌”何来“远远”――《现代汉语词典》之误4

前言
    使《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日趋完美,既是世人所愿,又是匹夫之责。
    《现汉》存在差错,且不少。如杨新安先生指出第5版1400多处差错,据他统计,第6版订正了他指出的差错有360多处。
    以下《现汉》的差错及其分析,均从杨新安先生《<现代汉语词典>勘误与商榷》、温昌衍先生《<现代汉语词典>问题探析》、陈霞村先生《聚集<现汉>》、吴再先生《词谏》等专著摘录整理而成。《现汉》已是最新版第7版了,且看被多位学者先前指出但目下仍未修改的差错(部分)是真错还是没错。
    笔者还摘录同一条目的其他辞书(《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大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的释文,其中或同误,或“范文”――笔者把“范文”(典范的文章)别解为“典范的释文”――只为述说方便而非恶搞。

释文
    【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足)。(《现汉》1429页)
浅析
    “远远”之说无依托。“绌”义,《现汉》本身释为“不足”。无表程度高的“远远”之意。
同误:
    1.【相形见绌】跟另一方比较,显得远远不足。(《现代汉语规范词典》1432页)
    2.【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一方显得很逊色。(《汉语大词典》)

    应无表程度高的“很”之意。
    看来,《辞海》释义较恰当:

    3.【相形见绌】绌,不足。相比之下,一方显出不足。(2072页)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8-08-12 08:02:1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青青岛教育社区欢迎您,请热爱论坛的【教师】朋友们加群276716411,认识一个圈子里的新朋友,一起聊聊天儿,说说话儿,还有精彩活动等着您

全部回复
回复:

6.较严重的滞后――《现代汉语词典》之误6

释文
    【分号】标点符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381页)
浅析
    分号用法早已不局限于释文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最新版2011年第4版指出: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引例略)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理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国标《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第3版时,尽列上述三个用法;1990年第2版时,只列“1、2”两个用法;1951年第1版时,仅有“1”一个用法――《现汉》对此说坚守至今――连1990年第2版的水平也达不到。如此滞后,的确是要深思反省且付诸行动的:马上订正且马上建立健全防错纠错机制。
    或言之,1996年《现汉》第3版就至少应按国标《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第2版作出调整的,惜编者缺乏这方面的职业敏感性,尔后4、5、6、7版皆无动于衷。
温昌衍先生《<现代汉语词典>问题探析》(2005年出版)指出“分号”问题,《现汉》的编辑就不找这些专著看看?如果看过,2012年第6版或2016年第7版就能订正。
    “范文”:

    【分号】②标点符号,形式为“;”。用在并列复句的分句之间,或多重复句的非并列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或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表示停顿。(《现代汉语规范词典》385页)

    同误:

    【分号】标点符号的一种,即[;]。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辞海》499页)
    【分号】②标点符号的一种,即“;”,用在分句之间表示大于逗号而小于句号的停顿。(《汉语大词典》第2卷584页)

    《辞海》第6版出版于2009年,可参阅国标《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第3版却视若无睹;《汉语大词典》第2卷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即使要参阅更早些的1990年第2版却也无缘。前者滞后“罪无可恕”,后者倒是情有可原。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18-08-19 13:15:53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5.列举不可遗漏――《现代汉语词典》之误5

释文
    【度】③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ˉ&sup1;。(《现汉》324页)
浅析
    量词的列举有重要的遗漏。
    释义只列举“弧、角,经纬度,电量”,没有“温度”的“度”(“摄氏度”的简称)。而这“温度”的“度”却又大量存在于语言实践中,包括存在于《现汉》的释文中:

    【零】⑥某些量度的计算起点:零点|零下十摄氏度。(830页)
    【以下】方位词。①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下:气温已降到零度以下|请勿携带三岁以下儿童入场。(1549页)

    “范文”:

    1.【度】⑥摄氏度的通称:今天气温高达35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329页)
    2.【度】②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如:温度;湿度;弧度;角度;经纬度。(《辞海》419页)
    3.【度】⑧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如:温度;角度;经度。古代特指躔度。(《汉语大字典》944页)
    4.【度1】①计量长短的标准。《书・舜典》:“同律、度、量、衡。”《汉书・律历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后泛指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如:躔度;温度;湿度;浓度;弧度;角度;经纬度。(《汉语大词典》第三卷1223页)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18-08-15 09:27:4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