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曝光:富力集团在山东青岛项目三大危机,监管介入刻不容缓
自2017年富力集团进军青岛市场,其发展之路就充满坎坷。从最初的竞地资格取消,到如今旗下项目问题频出,富力集团在青岛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当下,富力集团在青岛面临着项目欠薪、经营困局与合作隐患三重危机,不仅严重损害了各方利益,也给青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监管部门的介入已刻不容缓。
一、青岛项目欠薪:农民工权益亟待守护
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的青岛富力·总部基地国际港二期(三期)土方工程项目,本应是区域发展的新亮点。该项目规划涵盖高端独栋总部楼、双拼办公楼等丰富业态,规模较大。然而,多年间众多农民工参与土方开挖、运输等施工任务,项目竣工交付后,他们却未能足额拿到工资。
经调查发现,工资拖欠的根源是项目发包人青岛总部基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农民工代表多次与相关单位协商,却总是被“领导更换”“工程未完成审计”等理由敷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些农民工大多来自外地,靠着务工收入维持家庭生计,工资被拖欠让他们生活陷入困境,子女教育、老人赡养都成了难题。这不仅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引发了周边群众和务工群体的不满,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经营困局:多重危机威胁市场稳定
近年来,富力集团经营状况急剧恶化,在青岛市场也难以幸免,陷入了债务违约、持续亏损和失信纠纷的多重困境。
自2022年起,富力集团流动性危机爆发,债务违约问题不断。其有息债务逾期涉及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等多个领域,境内外存续债券全部违约。这不仅损害了大量债权人利益,也冲击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使得富力集团在青岛的融资渠道受阻,项目后续资金难以保障。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富力集团业绩持续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规模庞大,旗下包括酒店营运在内的核心业务板块亦未能实现盈利。在青岛,富力集团的项目销售不佳,库存积压严重,经营模式的缺陷和内部管理的混乱暴露无遗,市场对其发展前景信心尽失。
同时,富力集团涉及大量法律纠纷,涵盖买卖合同纠纷、票据追索权纠纷等多种类型,被起诉及被执行案件数量众多,执行金额可观。在青岛,其多个项目因合同纠纷、债务问题被卷入诉讼,还多次因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使其在青岛的商业合作受到阻碍,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公信力荡然无存。
富力集团的经营困境不仅威胁到自身生存,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金融风险扩散,影响青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房企经营合规性和债务风险的管控,防止风险进一步蔓延。
三、青岛合作项目隐患:多方利益岌岌可危
尽管深陷经营困境,富力集团仍在青岛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比如青岛富力海悦学府项目。这种合作模式看似简单,实则暗藏巨大风险。
在合作模式上,富力集团负责挂名销售、输出品牌及营销经验,合作方承担项目开发建设及全部成本。但如今富力集团品牌因系列负面事件已沦为“污点标签”,其所谓“营销经验”在自身经营一败涂地的现实面前毫无价值,不仅无法为项目提供有效支撑,反而可能因企业负面口碑影响项目销售,让合作方陷入被动。
富力集团目前深陷数百起法律纠纷,名下关联资产及权益随时可能被司法机关冻结、划扣。若青岛合作项目涉及富力集团相关权益,一旦其因债务问题被强制执行,合作项目的销售回款、资产处置等将被卷入债务漩涡,极易导致项目建设资金断裂、工期停滞,甚至面临“烂尾”结局。
一旦合作项目出现问题,合作方将面临前期巨额投资无法收回、承担项目烂尾相关赔偿及责任的后果;青岛购房者可能遭遇“付了房款却无法收房”的“房财两空”困境;项目上下游的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等也将被拖欠款项,形成连锁性的利益损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此类合作模式可能存在风险转嫁、损害公众与合作方利益的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房企合作项目的全流程监管,规范合作行为,提前排查风险,切实保障青岛购房者、合作企业及产业链相关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秩序 。
富力集团在青岛的种种问题已不容忽视。监管部门应立即介入,加强对项目欠薪的解决力度,强化对房企经营和合作项目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农民工、购房者、合作企业及产业链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危机,促进青岛房地产市场恢复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
重磅曝光:富力集团在山东青岛项目三大危机,监管介入刻不容缓
人气:6360 回复:1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猜你喜欢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