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让阅读成为幼儿的习惯

人气:7489 回复:3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2-3岁幼儿普遍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活动专注性不强,喜欢电子音像产品等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摆在每位幼儿园老师,特别是幼儿家长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准确把握幼儿生理和阅读特点


实践表明,2-3岁幼儿处于动作感知思维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对语言刺激十分敏感,是词汇表达的“爆发期”;2-3岁幼儿手部肌肉生发,食指与拇指对捏的精细动作精准,能独立动手翻阅图书,为自主阅读提供可能;在阅读中更喜欢“情境剧”,喜欢“角色”参与,“角色”意识开始增强;2-3岁的幼儿注意力的时间在5分钟内,对某件事或某个故事的关注度持久性比较弱,等等。


基于上述幼儿生理特点,在阅读兴趣培养上要着力做好“短”“平”“快”“乐”。“短”,就是要基于幼儿对阅读认知“空白”的特点,要立足短的篇幅、小的故事来选取图书。“平”,就是基于幼儿的理解力和社会“阅力”基本为零的实际,在给幼儿选择图画书、讲解故事、启发兴趣时,要站在幼儿的视角、用幼儿的思维,平视、平等对待幼儿,不可过多地灌输家长、老师的“见解”。“快”,就是根据幼儿的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节奏讲好完整的故事。“乐”,就是基于幼儿好动、好表现、好参与的特点,让幼儿扮演图画书中的“角色”,在游戏中完成阅读,实现“在娱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


二、正确挑选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


一幅好画可以带来美好的享受,一本好书像灯塔一样指引前进的方向。幼儿认知“空白”,亟需一本好的图画书来启蒙。选择一本适合幼儿的好图画书,对于激发和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看,好的图画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即:薄、简、艳、浅。“薄”,是指图画书书页不宜太多、图书不宜太厚,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插图、一个小手册就是一本幼儿图书。“简”,是指语句简短、文字简练。故事中的语言通俗直白、易于幼儿理解。“艳”,是指图画书插图鲜艳、色彩柔和、角色形象分明,易于婴幼儿认知。“浅”,是指图画书不追求高深理论、抽象推理,而应该追求通俗易懂、直白风趣等形象表达。


为启发引导幼儿家长正确选择好图书,教学中,我组织两次“图画书鉴赏活动”。活动中,分析2-3岁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阅读需求,介绍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技巧,并邀请部分家长示范讲述、共同剖析。通过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片的解读,让幼儿家长们在如何选书、如何读书等方面有了正确的认知,改变了部分家长过去只重视认字、说理,只重视自我价值输送,而忽视幼儿阅读需求、图书插画艺术价值等观念,形成了“图画书既不是教科书,也不是识字工具书,而是陪伴孩子成长,启迪幼儿思维、锻炼幼儿心智、培养幼儿人格的温情伙伴”的共识,从而,增强了家长“选好书、好选书”的自觉性。


三、着力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3岁幼儿普遍处在鹦鹉学舌、邯郸学步的阶段,有自己的思想,想表达、好表现,表现欲望滋生。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就要紧紧抓住这一生理特点,让幼儿参与图画书的“角色”中,让其“亲临其境”“亲染其氛”,在游戏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阅读兴趣。


游戏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有效办法。家长要有意识地把阅读活动当成幼儿与家长一起玩耍的一个游戏。阅读中,要有效地把“看”“变”“演”结合起来。比如,在《笨拙的大螃蟹》的教学中,我提前让家长收集螃蟹,带幼儿一起观察螃蟹的身体特征,让幼儿在感知中对螃蟹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出故事。在美术活动中又带幼儿一起绘画螃蟹,制作螃蟹,在“看”中激发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欲望。《脸、脸、各种各样的脸》的教学中,针对图画书中仅有各种脸的图画,却没有脸变化的故事情节等实际,我采用“藏猫猫”情景教学方式,打乱脸图片排序,让脸的图片不断“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脸的情绪表达,带来了幼儿脸部变化的视觉冲击,达到了在“变”中正确表达幼儿情感的效果。在《没了,没了,啪!》阅读教学中,我先拿着图画书讲一遍给幼儿们听,接着用小动物毛绒玩具演示一遍给幼儿看,帮助幼儿们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还鼓励小朋友扮成故事中的小动物,跟随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再现图书情节。在《蚂蚁和西瓜》的故事中,模仿小蚂蚁推西瓜、打电话、抬西瓜、吃西瓜等动作。通过“演”,让幼儿体验阅读本身的愉悦;在“演”中提升幼儿语言模仿、复述、延展、组织、表达等能力。通过“看”“变”“演”等阅读引导,幼儿们阅读兴趣和自我表达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四、注重养成幼儿阅读习惯


培养2-3岁幼儿阅读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需要家长、家庭和幼儿园同向奔赴。


据了解,90%的幼儿都接触过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一半以上家长认为,网络及电子产品是幼儿一个重要的学习渠道。个别幼儿每天看电视、玩ipad的时间超过1小时,甚至更长。有的幼儿沉迷于电子音像产品不能自拔,达到痴迷程度。过多的与电子产品对话,使幼儿单向、被动的接收来自于电子产品信号,降低了幼儿对图画书阅读的兴趣。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就要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定时、定点陪着幼儿阅读。亲子阅读期间,要减少一切分散幼儿注意力的因素。家庭成员要尽可能说话声音小、走动少,关闭手机、电视等电子音像设备,尽可能给幼儿阅读创造宁静的阅读环境。父母要尽可能同时拿着图画书陪伴幼儿左右,让其感知父母也在阅读学习。父母要鼓励幼儿主动扮演角色,让其成为图画书里的“主角”,父母成为“配角”。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父母要抓牢幼儿兴奋点、突出故事兴趣点和幼儿关注点,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在自我表达中得到满足。


幼儿园集中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陶冶幼儿互相关爱情操、凝练集体意识,做到“好图书一起传阅、好故事共同分享”。特别要根据幼儿性格(内向外向)、动静(活泼程度)、兴趣爱好不同等特点,幼儿园要尽可能多地组织系列自主参与、自愿表达、自我感知的阅读、点评活动,不断激发幼儿想参与、敢参与、能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全面养成老师领读、家长陪读、幼儿阅读、集体阅读的良好习惯。


让阅读成为幼儿习惯!并非水中月、镜中花,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盼望每一位家长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带领孩子们共同徜徉在图画书的海洋中,让孩子们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快乐健康成长。愿所有幼儿园都能精准施策、科学施教,崇尚阅读、鼓励阅读、组织阅读、点评阅读,让阅读成为幼儿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幼儿自觉行动。





联系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大尧二路25号青岛市实验幼儿园


联系人:潘燕  联系电话:13869892998


邮箱地址:[email]864442118@qq.com[/email]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5-09-05 14:37:05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

{2061}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9-07 09:03:41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2061}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9-07 09:02:43 来自青青岛社区

不错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9-05 23:39:59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