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网红街区背后的民生困局谁来破解?

置顶

人气:1624 回复:3

  西海岸新区某步行街,前身为上世纪90年代自发形成夜市,是西海岸新区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夜市之一。2023年7月,经过政府主导的社会资本改造升级后,正式转型为潮汐式步行街,变身网红打卡地,是西海岸新区打造的地标性商圈。

  一、繁华之下,老旧小区不堪重负的用电困局

  然而繁华背后,是周边小区居民的无尽烦扰。经营噪声,小吃车乱停,这些扰民问题暂且不论。最棘手的是由此引发的电力负荷问题,在盛夏时节直接成为小区各方矛盾爆发的导火索,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位于步行街北端的金柏小区情况尤为典型。历史原因小区由三部分房产整合而成,包含原物资局宿舍和商品住房,建成年代分别为95年、98年和2000年前后。该小区属于物业转供电,之前国家电网曾有接管政策,但是当时的物业出于私利,为了绑定电费收取物业费未做移交。小区变压器因为使用时间长,用电负荷已接近临界值。

  随着步行街的转型和夏日夜经济的火爆,很多商户租赁小区车库作为加工用房,加上原本小区底商网点,食品加工都是使用的大功率设备,导致小区用电负荷剧增。每到夏季用电高峰,物业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居民、商户与物业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居民自救,维权之路何其修远

  2024年夏天,小区业主联合物业公司通过社区、电力公司、区信访办等多渠道维权,但问题迟迟未解。今年夏天,虽然新成立的业主委员会提交方案并获业主通过,由物业出资增容变压器,业主租赁使用(328户业主中262户参与表决,240户同意),但这也仅是权宜之计,且依然存在矛盾。

  方案规定变压器租赁费100元,同时物业以存在电力损耗为由,要求业主更换电表,费用60元。必须两项同时缴纳,否则物业不予供电。

  对此,持反对意见的居民质疑物业有无权利对居民采取停电措施?

  居民户用电量与商户用电量相差悬殊,均摊租赁费有失公允。

  虽然用电负荷问题通过增容变压器暂时得以解决,但小区线缆等设施老化问题仍未解决,若不能移交国家电网,后续维修投入和安全隐患将持续存在。

  

  此外还有业主担心物业收取租赁费后,并且转供电有利于绑定物业费的收取,没有移交的动力,所以要求物业尽快履行移交供电公司的程序。

  三、移交国家电网,政策落地卡在“最后一公里”

  今年6月份,黄岛区供电公司领导接受媒体访谈时透露,去年底及今年二月,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非直供小区接收改造的文件。

  文件明确指出,由四方共同参与,包括建设方、政府、供电公司、广大业主。电力公司争取资金解决供电设备采购;土建部分费用正在与区政府对接,争取不需要居民投入;属地街道办与物业协同配合获得业主支持。

  争取在3-5年内,完成全区485个非直供电小区20万用户的接收工作。目前已完成区内六个小区的接收改造。

  针对移交问题,小区居民与业委会成员分别致电国网电力黄岛公司客服电话88137000,却得到两种不同答复。

  首先确认一致的是,国网公司至今未收到金柏小区的移交申请,但对于移交程序答复不一致。

  某业主通过客服联系到分管长江路街道非直供小区接收的工作人员,

  得到答复:移交电网需要走正常的流程

  1、由社区或业委会组织全体居民召开业主大会并一致同意移交;

  2、签订移交协议;

  3、上收业主身份证和房屋产权证复印件;

  4、供电公司发起流程申请;

  5、土建部分资金正与区政府协商,设施建设场地需小区居民同意。

  而小区业委会通过客服获得的答复,之前有流程要求,新的规定不需要走流程。

  同一部门两种答复,在业主群再次引发双方激烈争执。最终在业委会成员再次与供电公司确认后,同意与社区沟通,组织业主启动移交程序。

  居民疑问待解:

  1、已经先行接收改造的小区满足了什么条件?

  2、物业公司是否真如其所言在积极推进移交事宜,还是只停留在口头没有行动?

  3、社区对于供电公司的接收规定是否知情,从去年至今小区居民一直有人上访,但为何连基本的申请程序都没有指导发起?

  4、匆匆成立的业委会,是否是社区和物业推责的挡箭牌?

  四、城市更新,如何平衡网红流量与民生诉求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2025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要求,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以内涵提升为主的新阶段。

  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市经济体量位居首位的区市,更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民生问题上率先垂范,勇作表率,倾听并回应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而非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在打造网红街区的热潮中,我们不应忘记城市更新的本质是让生活更美好。真正的\"网红\"不该只是镜头里的浮光掠影,而应是居民推窗可见的绿意、转角可遇的便利、邻里可感的温度。

  当霓虹灯与万家灯火和谐相映,当游客的打卡声与居民的谈笑声交织共鸣,这样的街区才能既有网红的面子,更有人居的里子——毕竟,城市的灵魂不在流量,而在每个平凡日子里真实流淌的烟火气与归属感。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5-08-12 14:07:01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