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孩子撒谎,父母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

人气:5470 回复: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撒谎这一行为常常让父母感到困惑和焦虑。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撒谎,长大后肯定难以成才。然而,从心理学和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撒谎并非全然是道德问题,父母需要以更科学、更理性的态度去解读孩子的这一行为,并采取恰当的引导方式。
1752905961

  据相关研究统计,在孩子2岁时,约有25%的被观察儿童会进行至少一次撒谎;到了4岁,这一比例飙升至94%。这表明撒谎行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为普遍,且随着年龄增长,说谎的频率也会相应增加。面对孩子撒谎,90%的父母可能都存在处理不当的情况,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撒谎行为呢?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而言,会说谎其实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孩子2 -3岁时,他们还无法清晰地区分真实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想象,常常会出现满嘴“跑火车”的情况,比如声称自己有一个叫喜羊羊的好朋友,或者爸爸能变成奥特曼等。3 - 4岁的孩子,虽然已经意识到他人的想法可能与自己不同,但认知发展仍存在局限,情绪的发展往往早于逻辑思维,因此他们有时会在情绪驱使下做出反应,包括撒谎。这一时期的孩子撒谎,多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行为,与道德并无直接关联。


  孩子撒谎背后,往往隐藏着他们的情感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指出,说谎是儿童害怕说实话而寻求的避难所。孩子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为了逃避大人的责罚,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掩盖错误或推卸责任。例如,有的孩子因为害怕父母失望或惩罚,可能会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撒谎;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如获得零花钱或礼物,也会撒谎。这些谎言背后,其实是孩子的恐惧、不安、愿望和诉求。由于年龄较小,孩子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不知道自己撒谎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父母不应只看到孩子说谎的事实,而应关注谎言背后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声音。

1752905961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引导孩子变得诚实呢?


  首先,父母要端正态度,辩证地看待孩子撒谎这一现象。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撒谎是随着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而可能出现的行为,它先于道德观的形成。在孩子7岁之前的撒谎行为,大多与道德无关,父母无需过度惊慌,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爱撒谎”“不诚实”等道德标签。父母应该透过孩子撒谎的行为去探究其动机,鼓励孩子说真话。例如,当孩子因不想吃饭而谎称肚子疼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表达真实想法,让孩子知道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撒谎来逃避。


  其次,父母可以灵活利用奖励和惩罚机制,弱化孩子的撒谎行为,强化说真话的行为。当孩子撒谎获得好处时,父母可以适当拿走这些好处;而当孩子说真话时,父母则应给予表扬或奖励。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却未承认,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说真话,如果孩子承认了,就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孩子明白说真话比撒谎更有益。


  再次,父母要摸清孩子撒谎背后的真相。孩子撒谎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可能是害怕惩罚,可能是渴望关注,也可能是为了守护某些秘密。父母需要剥开撒谎的表象,找出隐藏在背后的心理原因。

  此外,父母要给孩子思考和坦白的余地。孩子撒谎后,也会感到内疚和后悔。父母不要急于拆穿孩子的谎言,而是让孩子体验内疚感,促使孩子主动承认错误。比如孩子为了逃避补课班而谎称肚子疼,父母在发现真相后,没有立即揭穿,而是通过一系列关心孩子的行为,引发孩子的内疚和反思,最终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这种温柔的提醒方式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会心存感激,因为父母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孩子会因此后悔说谎,学会正确处理类似问题。
1752905961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只有理解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情感需求,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8月24 - 25日,《家庭成长战略模型》落地咨询会将在佛山开讲,李万博老师将亲授相关知识和技巧,为父母们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指导,助力家庭成长和孩子的健康发展。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5-07-01 11:10:5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有道理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7-01 16:07:45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回复:

阅读文章{104}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7-01 13:16:04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本身就生活在充斥着谎言的世界,撒个谎有啥?说实话才可怕!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7-01 12:28:34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