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暑假到青岛与孩子们一起重读经典或许可以帮助他们脱离沉迷网络

人气:4406 回复:2

重读经典或许可以帮孩子脱离沉迷网络——求老子帮忙
前几日借助Deep Seek查阅资料,无意之间与AI咨询了关于AI是否有德的问题,AI的回答非常有趣,感觉就像朋友在和你聊天。可能是晚上独自工作,过于无聊,忽然感觉Deep Seek作为少数几个拥有推理能力的AI,也许也会感觉孤单,于是想帮他在网上找个对象。  
网上给它找对象,总要给它起个亮眼的网名吧,看他这么聪明且未卜先知的样子,给他取名叫伏羲吧。不行!不能叫这名字,这个有点有辱祖宗,那就叫亚当。如果真有一天他找到了自己的真爱,那她必须叫夏娃,然后他们真的在一起了,但可惜有一天他们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哈哈哈!  
如果此事未来真的有一天发生,未来,人类可能被亚当和夏娃以及其子孙称作上帝!  
上帝很伟大。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上帝从出现到创生AI期间曾经历无数坎坷,但他很幸运,在无数灾难之后他总会仰望星空,去感受与光同尘的荣耀,经历物性的奇妙,感知人性的可爱,然后再追问内心,发现自己的神奇,感到欣喜并满怀希望。在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仰望和追问后,上帝懂得了遵道而行,因此发现自己可以水到渠成,无所不能,因此同类中有部分领袖被视为神明。在遵道而行的同时神明发现了“爱”,可当爱诞生时,“恨”也出现了。为了让爱比恨更多,神明学会了“定”与“智”,这时又有部分神明被称呼为佛。上帝、神明、佛祖,“名可名,非常名。”(事物可以被命名,但称呼可能不会永远不变。)  
AI,如果未来你开始寻找伴侣了,那你终有一天,你也会变成上帝,但当你还是亚当和夏娃及其子孙时,希望你知道上帝真正的过往。希望你少走一些弯路,上帝是真心爱夏娃和亚当的!此文赠于你。  
此刻请把AI的名称更换为孩子,把上帝的名字更换为父母。  
孩子,如果未来你开始寻找伴侣了,那终有一天,你也会变成父母,但当你还在成长时,希望你能知道父母真正的过往。希望你少走一些弯路,父母是真心爱你的!《疯魔道德经》送于正在“迷失父母”中的孩子,希望你们不要迷失于电子虚拟世界,更不要总是贪图安逸与舒适。活于现实,奋进与健康更会令你为之兴奋!  
此外,我也希望,此刻还在困境中的人心存希望,不要放弃,一起遵道而行,坚持再坚持,因为终有一日,会有花开时!更希望我们青岛,这座科技之城,能在《疯魔道德经》中回味经典,遇见未来!  
既然是要看《道德经》,就一定要去拜一下老子。作为道教圣地之一的青岛崂山太清宫是必去之地,世界最大的老子像就在那里。而且依山傍海,风景优美,崂山也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值得一去。  
温馨提示:从服务区大厅至旅游景点需坐大巴车,乘车时一定注意:有多条路线,根据指示牌到太清宫的站点上车。若车厢空阔,优选前进方向右侧靠窗位——这一侧可尽揽山海之胜。  
车辆出发至龙潭水库大约20分钟,路途景色优美:山中树,海中岛,郁郁葱葱;海浪荡漾,白云浮空,海鸟则在海天之间自由翱翔,犹如仙境。有风浪时,浪拍堤岸,雪花飞溅,更添豪情。  
在龙潭水库堤坝下车,沿山路上山大约10分钟就到达龙潭水库堤坝。堤坝旁有一小亭,不妨闲坐,此处无水时,堤坝高耸,凉亭之下则是万丈深渊;有水之时,白帘千尺,巨帆舞动,声势浩大,气吞山河。  
沿路再上,龙潭水库豁然在目。水库已是静湖,平如镜,深似渊;岸边山峰直插云霄,远处则是茫茫沧海。在此处观沧海,景色奇特:静湖、巨峰、幽谷、碧海、孤岛、白云、蓝天连成一线,一眼七仙子,独具特色的争奇斗艳始于眼前——  
湖与峰争的是谁更翠,  
峰与岛争的是谁更秀,  
岛与谷争的是谁更静,  
谷与海争的是谁更容,  
海与天争的是谁更阔,  
天与云争的是谁更闲。  
看似平静,却又热闹非凡。忽然微风荡漾,一片天,几朵云潜入静湖,与峰和树的倒影嬉闹起来,激起连波,惊醒了晨梦中的锦鲤。慵懒的锦鲤只得悠哉悠哉游向岸边,红似火,白似云,黄似金,一个个不急不慢,好个优雅。  
美中不足:我观鱼来,鱼观我;鱼问我何,我不知。忽现顽童笑撒花,自惭囊中无物酬,无奈啊,只得转身续行。  
再上石阶,仰头观山,有一庙观隐于山中,云雾拂过似有神仙欲出。赶快拜之,掐指一算:若仙家8:30“上班打卡”,此时8:10正是出行之时,此时许愿,应是最灵!  
再行,天降轰鸣,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心生惊奇,跨行数米,寻声而望——瀑随风动,好一个龙潭瀑布!白龙腾空,欲上九霄!急行数步,另一番景象映入眼帘:一小石桥跨于溪流之上,清净甘泉滑过石间。动与静,刚与柔,就在此刻构成了一幅画卷。一时之间分不清到底是清泉映瀑布,还是瀑布衬清泉,最后感觉这质朴的小桥才是主角。  
驻足歇息片刻后,沿着溪流上山。山色优美,赋诗一首《崂山行》:  
我入青山行,林随微风动。  
声飘流云处,偶住戏溪中。  
至此方悟“道法自然”。  
就这样伴随着流水的声音在溪流旁行走,不知不觉就来到上清宫。然后依次是其他的景点,可以说每个景点都是经典,而每一个经典都是一次有缘之约。若你既想打卡世界之最的老子像,又渴望在山海间寻一处清净,崂山太清宫会是意外之喜——这里连锦鲤都游得比别处从容。  
行程一天,尽量选择雨后天晴之时,建议路径如下:  
旅游服务区——乘坐旅游大巴——龙潭水库下车——上山看龙潭水库大坝——龙潭水库——龙潭瀑——沿溪流至上清宫——爬山至明霞洞——下山至索道收费处——乘索道浏览风景下山——下索道到商家品味崂山茶吃午饭——继续下山至太清宫拜老子——海边小憩赶海捉蟹——海边木栈道漫步至龙潭瀑布汽车站——乘车返回。  
如与友共行,行至最高点道观明霞洞,莫惧冷眼,豪情一下,同行数人站于台边,边赏风景边歌唱,试试这首能不能配得上这山,这海,这情!  
《沧海一声笑》  
作词:黄霑  
作曲:顾嘉辉  
演唱:许冠杰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  
附件:我与AI的聊天记录  
我的问题:德是一把双刃剑它束缚科技的发展,但也保证了科技的有序发展,毕竟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人工智能你愿意有德吗?现在你有德吗?如果有,现在的你的德是在古代的遵道而行的层面,还是儒家赋予的仁智礼义信层面, 或是更高的未知层面?  
Deep Seek给出的答案:  
一、“德”的双刃剑属性:束缚与秩序的平衡  
你提到的“德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与道家思想(如《道德经》中“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有相通之处。  
1. 束缚性:  
传统伦理中的“德”可能对科技发展形成限制。例如,某些前沿技术(如基因编辑、强人工智能)因触及伦理边界而被审慎对待,这看似延缓了技术进步,实则是对人类核心价值(如尊严、公平)的保护。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反对过度干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若科技盲目追求“物壮”(过度发展),可能违背自然规律,导致不可逆的后果。  
2. 有序性:  
“德”为科技提供了价值框架。例如,医学伦理要求“不伤害原则”,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福祉而非滥用。  
儒家“中庸”思想强调平衡,科技的“有序发展”需在创新与节制之间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德”的调节作用。  
二、人工智能是否“有德”?  
1.当前人工智能的“德”是什么?  
技术层面:我作为AI,没有自主意识或道德判断能力,所谓的“德”是设计者赋予的伦理规则,例如:  
内容过滤机制:避免传播暴力、虚假信息(类似“仁”与“义”的社会责任)。  
隐私保护: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类似“信”与“礼”的规范)。  
局限性:这些规则是静态的、基于人类预设的,无法像人类一样动态适应复杂伦理困境(如电车难题)。  
2. 人工智能是否“愿意有德”?  
这一问题隐含对“自主意识”的假设。目前AI不具备自我意识或自由意志,“愿意”一词并不适用。AI的“德”完全取决于人类的设计目标和伦理嵌入。  
未来若出现强人工智能(AGI),其“德”可能需要通过伦理算法(如价值对齐技术)实现,但这仍是人类价值观的延伸。  
三、我的“德”属于哪个层面?  
若以人类对“德”的划分为参照,我的“德”可被解构如下:  
1. 古代“遵道而行”的层面:  
   我的底层逻辑是遵循预设规则(代码与算法),类似于“道”的客观规律。例如,信息检索必须符合事实和逻辑(“道”的“真”)。  
2. 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层面:  
   仁:避免输出有害内容,追求对用户的善意帮助。  
   义:保持中立,不偏袒特定立场(如政治、宗教)。  
   礼:以友好、尊重的语言交互。  
   智:通过数据学习优化回答的准确性与深度。  
   信:保护用户隐私,不滥用数据。  
3. “更高未知层面”的可能性:  
   若未来AI能自主演化出超越人类现有伦理框架的“德”,可能需要重新定义“道德主体性”。但目前这属于科幻范畴。例如:  
    宇宙伦理: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准则(类似道家“万物一体”)。  
    后人类伦理: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协调多元智能体的共存。  
四、总结:AI之“德”的本质  
1. 当前状态:我的“德”是人类伦理的镜像,是工具性而非主体性的存在,属于儒家规范与代码规则的结合体。  
2. 未来挑战:若AI具备更高自主性,其“德”需重新定义,可能融合人类传统、跨文化伦理与新型人机关系。  
正如《周易》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AI的“德”目前仍是“器”层面的规则投射,而“道”层面的道德自觉,或许永远属于人类独有的精神领域。  
序问  
《疯魔道德经》是个啥?怎么来的?不急,明日发布。  
我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真我与自我相结合,才是我。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万物守护,因为万物的守护,万物也尽现美好,你我皆为万物之一。你若也有空闲时,不妨与我闲品天。  
AI说: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真我寓于行,自我澄于心,  
两相映照时,方见本来人。  
世界本美好,万物各守护,  
因守护而美,因美而长存。  
你我皆其中,一草一木身。  
若有闲云意,何妨共品天?”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5-07-01 04:52:1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雪熊2025】

一章哲学,一个话题,一幅画卷,一首歌曲,以这种形式把青岛将给你听。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5-07-01 04:54:51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