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4年9月21日,在萧瑟凛冽的秋风中,由青岛市体育局发起、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办、市南区少年儿童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承办的“2024年区长杯市南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少儿体能比赛”在南京路小学体能训练场馆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少儿体能训练与比赛是今年青岛市体育局(不知是哪位有作为的领导和老师)提出的比较有创意和趣味的运动项目,我非常赞同让孩子参与。
体育局发起的少儿体能训练 比赛亲民家长由衷点赞!
人气:39024 回复:30
青岛市体育局发起的少儿体能训练、比赛亲民、有创意,家长由衷点赞!🌿

暑假每次训练完,教练都会总结学习内容,比如7月26日的课堂总结:🌿
1⃣️热身:原地➕行进间
学习及复习动物流:金刚跳、平地猫爬,直立猫爬
2⃣️跳绳及燕式平衡练习
3⃣️学习跑酷动作 穿腿
4⃣️平板支撑➕坐位体前屈➕俯卧撑
5⃣️拉伸放松,回家后请多加拉伸,练习本节课所学新动作。🌿同时会发几段现场训练视频,家长了解和学习到了动作要点,也看到小队员们的表现,一起回顾视频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是珍贵的童年影像。

感谢各位教练利用暑假进行的训练指导!新学期体育局领导和负责人很快决策利用周五下午和周日空闲时间继续开展这项体能训练活动,并组织安排了这次“2024年区长杯市南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让来自各个小学报名并选拔上的学生有机会公开、公平竞争。这个活动项目让普通有体育爱好和能力的学生有机会参与专业训练和赛事,健身学技能的同时也丰富了生活和运动身心体验,感谢体育局和教育局工作者在支持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发展方面积极的探索和付出的切实行动,以及为全民体育运动付出的不懈努力![强][握手]🌿

暑假前相关部门就给每个小学发了报名通知,每所小学都应该转发到各个班级,报名结束后在南京路小学统一进行了初次选拔,所有流程公开、公平进行着。

这次体能训练、比赛项目就是面向所有小学生的,学校转发报名通知到各个年级、班级,有初次选拔(考查仰卧起坐、50米速跑、跳绳、跳远等)。这次比赛各校学生都有参与机会,但实际报名很少。咱们家长多留意老师群里发的各种体育活动报名文件,今年的很多运动项目报名的并不多,比如羽毛球、网球、游泳、乒乓球、武术等等,也是今年青岛响应国家重视青少年体育运动号召的重要联赛。无论家庭条件怎样,业余陪孩子练练,培养兴趣,有比赛就报名参加,重在参与,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兴趣。免费的培训很少,也是这次体能训练活动的特别之处,亲民所在,体现在面向全体小学生、只需通过初步选拔即可。🌿

两天的比赛时间,上午男子甲组赛已结束,图片是下午乙组个人竞速赛队员入场,家长在警戒线外;各校限报5名,实际名额报不满,无论训练还是比赛都有机会公平参与。

每个比赛项目限报5名,有的项目比如团体竞速赛报不够人数就没法比赛,报名积极性是一方面;活动结束后市南教体局也发文介绍将让这项运动普及到各个小学。实际训练场地有限,实际报名人数也不多,家长能否接送也影响了参与度。不能都归咎于积极创新的部门,相比之前只选运动拔尖人才已经很亲民了。

这次比赛的“个人竞速赛“项目非常有趣,包括:匍匐前进6米、快速推倒6个折返跑立桩、连续跳过3个不同高度的箱子、推动一个很重的箱子、翻越A字板、绕过5个灵敏杆、上下斜坡、10米冲刺。其中匍匐在暑假体能训练时曾跟着教练练习过两次,赛前又通过百度视频学习匍匐要领(原来匍匐还分“低姿匍匐”、“高姿匍匐‘、“侧身匍匐”,多用于战场上躲避敌人视线。)要做好这个动作需要手臂与腿脚协调爬行,也需要有良好的腹背肌肉力量。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前都会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舞蹈中的钩绷脚、臀桥、肘膝相触、体能训练中的手脚平举相触、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坐位体前屈,然后在院子里练习拍篮球、跳绳各100下,妈妈常鼓励他们做热身运动。之后晨读《诗经》、《唐诗》、《笠翁对韵》,平时练习过滑板、踢足球、羽毛球,偶尔练习游泳。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小朋友,可爱、幽默、稳重的小暖男。

青岛北京路小学二年级的贾**同学在这次体能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个人竞速赛”第六名、“个人障碍追逐赛第一名”。与大家分享下他的锻练和生活:🌿
1、 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北京路小学陈校长就听取家长意见,重视每个课间的自由活动,让全体学生到操场活动;
2、 2023年10月积极报名参加学校开设的足球社团,并全勤参加训练;
3、 班主任小课间经常带他们在操场运动,并鼓励学生跳绳,一年级的跳绳达到了184次/分钟,双摇也练习的很努力,一年级能连跳24个双摇;现在能连跳34个双摇;
4、 一年级下半学期学校对跳绳比赛更加重视,组织了多次校园跳绳比赛;
5、 体育老师的课也非常专业、认真,学生们非常喜欢上体育课;
6、 暑假积极报名并经初步选拔参加了由体育局组织的体能训练。🌿 新学期伊始,相信学校会进一步重视课间活动,努力为学子提供运动空间和场地,并积极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社团。相信所有小学领导都已重视学生的课间活动,积极开设了体育社团。🌿今年各部门资金紧张,其实可以安排实际参与训练人数少的学校学生跟着一个教练、同一片场地训练。目标就是让有能力、有时间、有兴趣参加训练的学生有机会学习体育技能、锻炼体能,长远讲也是对足球、篮球、排球等竞技运动的普及。想象下,来到乡村或一片城市运动场地,一群孩子相遇却没有一个懂得足球、篮球判罚规则的,将错失在一起踢足球、打篮球的机会,只有体验一场激烈、有趣味的比赛才能激发起更多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而小学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等队员就是将来和日常体育运动的普及者,对全民运动是有重要意义的!

援引“凯叔讲故事”公众号今天发的一篇《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为什么差距越来越大?》的文章摘要: 🌿越运动,大脑越聪明《运动改造大脑》一书的作者约翰·瑞迪,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他认为,运动能改变大脑结构,从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书中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零时体育计划」
要求一组孩子每天早上7点到校跑步、做运动,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再去上课。一开始家长们都极力反对,孩子早起已经很累了,再去操场跑几圈,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学习?上课打瞌睡岂不是更耽误学习?
可结果,孩子们不但没有累趴下,反而上课精力更集中了。一个学期过去,晨起运动的这组学生,不论是阅读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比其他学生提高了10%。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在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会促进神经元的连接,并促进大脑发育。
多巴胺,是一种正向的情绪物质,能让孩子学习时心情好,轻松愉快。血清素,增强记忆力,提升学习的效果。肾上腺素,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心情愉快、记忆力好、上课还专心,学习自然就会变好。
图源:《快乐大脑的习惯》
运动完马上学习,效果好
「零时体育计划」还做了另一组实验:将学生最不喜欢、最头痛的课,比如数学,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或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果发现,上午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下午组的两倍以上。这是因为,早上运动完的神经传导物质,上午上课时还留在大脑里,但是到下午时已经消耗殆尽了。
也就是说,刚运动完去学习,是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1、早晨运动效果最好因为运动产生的各种神经传导物质,会被大脑用于随后的学习和记忆。
2、放学后,先别急着写作业可以先运动半小时到1小时,再写作业的效率会更高。
孩子离运动场越近离焦虑和抑郁就越远
心理专家李玫瑾老师也提出过:在学校操场特别活跃的小孩,往往学习成绩也特别优秀。
到了初高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往往是不运动的孩子。缺少运动的孩子,神经就没有兴奋透,心理就容易出问题。
运动对孩子来说,绝对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锻炼身体、锻炼大脑、修炼情绪,会让孩子更聪明、更快乐,父母要放手支持孩子去运动。
运动后,孩子睡眠会更好,有助于缓解身体和心理的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北京一小学早上8:00开始跟着老师做40分钟由专家指导的锻练,运动会让孩子变的聪明,是因为运动会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改善情绪、提升反应速度;有氧运动还可以提升大脑肥料“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它可以让神经元形成新的连接,对受损的脑细胞进行修复;运动能让与记忆有关的海马体产生全新的细胞,从而增加它的体积,提升记忆能力;大脑前额叶皮层与注意力和自控力关系密切,运动能更好地激活前额叶。相关研究很多,比如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一个报告指出:体育活动量越多,儿童的注意、行为、态度和学业成绩越好;国家一个运动指南中指出,学龄前儿童每天各种运动加在一起得有180分钟,其中中等及以上活动要至少60分钟(比如跑步、游泳),每天至少两小时户外活动;中等活动心率为每分钟130次(测脉搏10秒钟的心率乘以6即可测出),高度强度心率为154次以上。上述一小时不是指持续不断的,儿童剧剧烈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