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神话就应能打动人,是传说就不应乱说,我们要向世界准确叙述胶东地区传统的海洋民俗文化,而不是不负责任的搞虚假信息宣传。
一、文化渊源
崂山“鲅鱼礼俗”源于当地流传的一个女婿为临终前想吃鲅鱼的老丈人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捞鲅鱼的动人真实故事,虽然女婿冒生命危险捕捞回来的鲅鱼老丈人没能吃上就离去了,乡邻们都为这位叫“小伍”的女婿有如此的孝心而赞许,同时也为去世的老丈人捕捞了一辈子鲅鱼,临终想吃口鲅鱼的愿望也没能实现而叹惋,这位女婿的故事在乡邻中流传、并感动了乡邻,也使得当地的乡邻以及晚辈、女婿们深深认识到孝顺要及时,应该时刻想到为在世的老人做点什么,因而促成了当地首先是女婿们给老丈人和长辈们每年在春训捕捞鲅鱼的季节送上鲅鱼的习俗,而另一则同样也是女婿和老丈人的故事更是促成了女婿给老丈人送鲅鱼习俗的形成。
父亲关心出嫁的女儿,自然关心出海捕鱼的女婿,作为同样是渔民的老丈人深知渔民出海捕鱼作业的危险,女婿一出海,老丈人就经常到邻村的女儿家安抚女儿和探望女婿出海是否平安归来?捕捞鲅鱼是否有收货?旧习俗的社会,女儿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但这绝不是父母的真心,老丈人表面上是关心出海的女婿,但女儿真切的感受到了父亲对女儿的爱心,所以丈夫出海一回家,就催促丈夫带着刚捕捞的新鲜鲅鱼亲自赶回娘家向父亲报平安和报收获鲅鱼的喜讯。
这两则在当地发生的故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女婿与老丈人都是渔民,过去,海上捕鱼作业,经常遇到风高浪险九死一生的危险境况,捕捞鲅鱼也时常空手而归,渔民的寓言道:敢许头猪,不敢许条鱼。女婿送鲅鱼给老丈人的习俗反应了翁婿两代渔民之间才会理解的海上辛酸,也只有女婿才会理解当老丈人看到他带着鲅鱼登门那时刻的喜悦和喜悦背后的泪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是送鲅鱼给老丈人而不是送给丈母娘的疑问。
2、鲅鱼水饺的起源 ----- 为什么是崂山丈母娘发明了鲅鱼水饺
鲅鱼水饺起源于青岛崂山,是“崂山鲅鱼礼俗”的经典内容,发明人是崂山的丈母娘。是崂山鲅鱼礼俗的形成催生出崂山的丈母娘发明了鲅鱼水饺,而鲅鱼水饺又促进了鲅鱼礼俗的形成和传播。
崂山丈母娘是当地贫穷的渔民家庭主妇,因要遵循“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传统习俗,让来送鲅鱼的女婿临走时吃上顿饺子,可家里什么食材都没有,只有女婿刚送来的新鲜鲅鱼,还有自家院子里种的春韭菜,女婿突然登门送来鲅鱼,丈母娘也没什么准备(在过去,女婿一年中什么时候到老丈人家是有严格的习俗约定的),所以在急迫和贫穷的窘迫中,丈母娘不顾鲅鱼不能上席和鲅鱼不能待客(女婿是贵客)的传统习俗,冒然用鲅鱼和韭菜给女婿包了鲅鱼韭菜馅的水饺,因为啥准备也没有,也就没花一文钱。
丈母娘以为鲅鱼馅包在面皮里面,吃进女婿肚子里,外人也不会知道,哪想到鲅鱼水饺的鲜美味道震惊到了女婿,就这样由女婿将味道鲜美的鲅鱼水饺在渔民中传播并流传开来,在当时,鲅鱼水饺尽管是不入流的、但其美味已经牢牢拴住了人们的胃,并受到渔民们的认可和喜爱,要知道,这是穷人在穷困中发明的鲅鱼水饺,那时,富裕一点的家庭是不会用鲅鱼肉包水饺的,即使现在的人们,即使喜欢鲅鱼水饺,过年时几乎没有哪家会包鲅鱼水饺的。
丈母娘此举打破了传统习俗和食材禁忌,无意中发明了一种新的美食---鲅鱼水饺,发明鲅鱼水饺完全是一个意外,它影响到了之后的海鲜水饺,就是海鲜水饺必须是与韭菜搭配。意外和有违常理,让鲅鱼水饺成为今天统领海鲜水饺的中国第二水饺。
就这样,送鲅鱼与吃鲅鱼水饺逐渐成为了青岛地区鲅鱼礼俗的两大经典内容,由于鲅鱼水饺在当时属于不入流的食物,是穷苦渔民发明和吃的食物,因此在鲅鱼礼俗作为地方民俗提出时,有意和无意中疏忽和遗漏了鲅鱼水饺的起源地和发明鲅鱼水饺的崂山丈母娘。这也客观上造成胶东某地散布鲅鱼水饺发明于秦始皇、鲅鱼水饺第十代传人等虚假信息。
二、习俗释疑(争议
崂山鲅鱼礼俗并非是仅兴起于沙子口一代100多年的传承,在即墨沿海和消失的四方区四方村渔村,女婿送鲅鱼给老丈人的习俗传承至少也有200多年了,所谓只有100多年的传承习俗是有人故意将源于青岛的鲅鱼礼俗描述为是自青岛开埠后(1898年)由烟台威海人带进来的习俗(青岛开埠至今恰好是100多年),至于青岛一些官方媒体散布青岛海鲜水饺是受烟台威海鲅鱼水饺影响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一是青岛历史上长期受来自烟台威海一代的影响,过去的青岛曾是烟台威海一代的莱州府统辖下的“周边地区”(即墨属下的小渔村),远的不说,青岛解放前,烟台威海一代是解放区、青岛是敌占区,青岛的解放准确说是“解放区”攻占了“敌占区”,二是全国解放后,青岛几乎历届政府都受来自烟台威海的影响,媒体届自然在其中。
在跟国外民俗学者交流为什么是女婿送老丈人鲅鱼的习俗时,他们更愿接受作为老渔民的老丈人关心出海捕捞鲅鱼的女婿(也是关心女儿一家),女儿感激父亲的关心,所以丈夫出海一回家,就催促丈夫带着刚捕捞的新鲜鲅鱼亲自(没有电话)赶回娘家向父亲报平安和报收获鲅鱼的喜讯,这等于是将人和鲅鱼一起送上以请老丈人验证。而在当时女婿在向老丈人通报平安归来的信息唯一途径就是拿条鲅鱼亲自登门报平安。
虽然以后逐渐演变为每年送老丈人鲅鱼的传统习俗,但起初女婿送鲅鱼给老丈人鲅鱼并非是送礼,是女婿为临终前想吃鲅鱼的老丈人而冒生命危险出海捕捞鲅鱼的动人之举、是女婿出海平安归来喜获鲅鱼丰收后立刻赶往老丈人家送上鲅鱼感激老丈人在自己出海期间的关心,是报平安,翁婿两家一起吃鲅鱼是平安与丰收的祝福和喜庆欢聚,体现的是长辈的爱心和晚辈的孝心。
鲅鱼礼俗没有文字记载的根本原因不仅是这项民俗兴起于民间,属于草根文化,更在于鲅鱼在当地是不适合作为礼品的,在当地适合作为礼品的鱼类中,有黄花鱼和白鳞鱼等,并没有鲅鱼,富裕一点的家庭或有点文化的人是不会将鲅鱼作为礼品的,也就很少有人会去接触并进行记录、传播。
三、习俗申遗
2021年崂山鲅鱼礼俗成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准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申报是崂山鲅鱼礼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面对世界的公示,也是整理发掘和完善崂山鲅鱼礼俗遗产资料的最后一次机会。
我们必须承认鲅鱼礼俗传承至今有被世俗化和低俗化的倾向,鲅鱼礼俗已经不纯净了,我们应以创新传承的精神面对,不忘初心,守护好这一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并为此举办相关的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充实和完善崂山鲅鱼礼俗,使得崂山鲅鱼礼俗以崭新的面貌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传递崂山鲅鱼礼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健康生命力。
鲅鱼礼俗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必然有其独特的地方民间民俗文化渊源,并且鲅鱼礼俗有节庆化的趋势,鲅鱼水饺更是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已是中国北方沿海和胶东地区、辽东半岛地区独有的特产,具有中国第二水饺的美称,我们要讲好鲅鱼礼俗和鲅鱼水饺的故事,将鲅鱼礼俗和鲅鱼水饺打造成中国独一无二的海洋民俗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