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青岛土著,30郎当岁。虽然已经离开义务教育学校很多年,但是对当年的很多事情仍然记忆犹新,尤其是花钱。为啥?因为节俭惯了。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小卖部里卖的作业本的模样很简陋,内页纸张很薄,都是白色,平平无奇,几毛钱的价格让我们用起来也不必太爱惜。
后来,学校推出了学校自己出品的作业本,本子皮上印着学校的教学楼和校名,一副很气派的样子。当然,这种本子要有偿使用,学生家长掏钱买单。当时家里已经有一大堆批发的空白作业本,但是白白放在家里不能用。为啥?因为老师不允许用看起来不统一的本子,在学校上课,就要听学校的指挥,听老师的话,包括作业本的样子。这种作业本在学校内部形成了垄断,即使价格和街面上售卖的作业本差距不大,想来利润也很可观。
之后,我们发现作业本的使用速度格外的快,而且这种快是人为的。比如,数学本的宽度明明可以写两列竖式,但老师只许我们写一列;作业本明明是双面印刷,但老师只许我们用一面。记得当时我妈看到了,质问我为什么不用背面,我说老师不许,把我妈噎的够呛,虽然她是个大人,但也不敢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人为的提高本子使用速度的情况下,一门课一学期用好几本本子完全不在话下。有一次,忘记为了一件什么事情,那位很漂亮的老师在讲台上不小心说漏了嘴:竖式上下写是为了多用本子。
当年我还是个孩子,根本没反应过来这句话里的奥妙。后来明白了,敢情一本小小的本子里还有这样的盈利密码。后来到了高中阶段,老师提醒我们“自己的本子省着点用不要太浪费”的时候,我条件反射地回忆起了小学老师的那句“为了用本子”。
再后来,一个叫“凯撒”的作业本在青岛横空出世,迅速占领的青岛的作业本市场,学校自创品牌的作业本就这样退出了我的历史舞台。这个作业本有好看的封面,内页还是黄色,说是为了保护小朋友的视力。当然,如此作业本价格也很不菲,1块钱。虽然1块钱不多,但是价格比起之前几毛钱的本子,已经是一个倍数级的上涨了。这本作业本除了好看一点,纸张是黄色的之外没什么稀奇。最最让人惊奇的是,这个品牌的本子一出,市面上其他品牌的作业本几乎全部消失,仿佛他们从来没有来过。
当年,“凯撒”作业本上就印着类似“青岛中小学生指定”的字样。在我离开义务教育之后的这么多年,我满以为这个品牌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没想到,论坛的网友们说,这个品牌不仅存在,而且依然是青岛是中小学生指定作业本,生意可谓是星火燎原蒸蒸日上。
这真是让我大吃一鲸。
凯撒作业本曾经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黄色内页纸,现在同类产品也采取这种颜色纸张,所以这不能算是一个特点了。现在凯撒作业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特别贵。看看价格,没找到完全一样的,找了个差不多的对比一下。别家的16K作文本,80页/本,10本的价格21.8元。凯撒的25K作文本,20页/本,10本的价格34元。哪个贵,贵多少,大家可以自己算。
为什么非要在青岛市采用这么昂贵的本子,我实在想不出个中缘由。对于凯撒作为青岛指定作业本的原因,有相关的公示或者听证会吗?在我印象里从来没有,哪位朋友有见过不妨分享一下。
看着比同类产品昂贵很多的凯撒作业本,我又回忆起了当年老师的那句“为了用本子”,还回忆起了小卖部和超市的货架被凯撒作业本占领的景观。我突然想到了为数不少的贫寒人家的孩子,在有低价选择的时候,家长被逼掏出更多的钱买了贵本子。像作业本这种质量再差也差不出多少的东西,买贵价货的必要性在哪里?的确,几本本子可能不会让哪个家庭因此致贫,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昂贵作业本大行其道的理由吧?
换句话说,薅羊毛,也不应该从这里薅吧?
凭借高价还能成功的占领一个市场20年之久,相信凯撒作业本一定是用自己过硬的质量和超高的品质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心,其中并没有什么垄断。
其他品牌的作业本为什么不能打进青岛市场?一定是因为他们价高质劣,自断生路。
嗯,一定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