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曾经“地王”今何在 有的命运多舛 有的屡遭投诉
青岛某地王项目
白珍亮/发自青岛
6月17日,在2022年青岛市第2次集中供地线下竞品质环节中,华润和青铁以楼面价17825元/㎡斩获市北区绍兴路3号和4号地块,打破了去年开平路45号17000元/㎡的纪录,成为市北新晋地王。从历史上看,这个价格也仅次于市南莱阳路8号(地价34000元/㎡)、远洋公馆(地价19500元/㎡),甚至高于绿城深蓝中心地价17800元/㎡。
在青岛土拍市场归于沉寂的今天,“地王”出现的频率并不高,随着市场的整体下沉,“地王”对周边房价的带动力已经不足。但“地王”的每次诞生,还是撩拨着购房者的神经。
综观青岛近几年来的部分“地王”,有的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然而更多的项目则限于窘境,命运多舛、跌宕数年, 喧嚣声中,“地王”着实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下青岛著名的地王项目的命运。
━━━━
绿城两摘地王 销售不温不火
2021年5月,在青岛陷入“地荒”的绿城中国摘得青岛集中供地以来诞生的第一个地王:市北区开平路45号,楼面地价17000元/㎡+自持商品住宅建筑面积2156.9㎡。
这个项目本身体量并不大,只能算袖珍项目,然而在疲软的市场下,开盘时间一拖再拖,终于在去年12月面市了。从销售情况看,开盘半年多,销售仅1/4,看来,单靠“品质”“情怀”难以跑赢市场。
绿城中国在青岛的另一个地王项目绿城深蓝中心受关注度更高。这个曾经的绿城“1号作品”,是绿城中国在2010年以总价40.4亿元竞得,地价达到17800元/㎡。
绿城在拿地之后,由于房地产市场遭遇严厉的调控政策,以及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该地块陷入沉寂,项目进展非常缓慢。2012年8月,山东高速增资28亿元入股该项目,随后该项目开始动工,但直到2016年11月,深蓝中心才取得预售许可证,期间又经历了数次停工,直至2019年才再次开始建设。
然而,令人错愕的是,这样一个被各界寄予厚望的项目,住宅因为质量问题多次被当地媒体曝光。另外,作为一个含着“金汤匙”落地的项目,深蓝中心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无法与其落地之初所规划的“城市地标”身份相匹配。
━━━━
蓝光黑钻公馆 面粉贵过面包
2016年,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以12520元/㎡的成交单价,成功将市北区宜昌路16号商住地块收入囊中,溢价率为203.9%,斩获市北地王。这个价格甚至高于当时的新房、二手房价格,真正的“面粉贵于面包”。
随后,这个项目以“黑钻公馆”入市,25000元/㎡价格销售并不低,另有部分商墅产品售价超过40000元/㎡大关。不过,交房后,蓝光黑钻公馆因“质量门”频频登上各大报纸的版面。如今,这位曾经的四川地产“一哥”早已“暴雷”,回头看当年其在青岛土地市场上一掷千金的豪气,令人唏嘘不已。
━━━━
远洋公馆 “大改小”神操作
如果把青岛所有的地王“按资排辈”,工人疗养院地块无疑排在前面。2010年3月,远洋地产经过66轮厮杀抢得这一黄金地块,地价也从6000元/㎡疯涨至19500元/㎡。
虽然拿地时候风光无限,但这个地王项目上市却历经波折,定位难、定价难,从2009年到2015年,经过了漫长的六个年头,青岛市民才等到了远洋公馆的正式问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远洋公馆首开就“自降身价”,把宣传了5年的大豪宅“大笔一挥”改成了精品“小户型”发售,并推出了大幅优惠,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远洋公馆为求急速回款不惜“拆房子”,颇有些无奈。
━━━━
城阳北京城建国誉府 向市场低头
2020年12月8日,城阳区西郭庄社区2宗土地进行拍卖,7家房企经过150轮出价,北京城建以楼面价7068元/㎡、溢价率55.92%拿下该土地,创出城阳新地王。之后,北京城建国誉府正式面世,因为共有产权政策的利好,确实也火了一把。
不过,今年4月份,面对市场的下行,国誉府不得不降低身价,以“工抵房”的名义推出过特价房并赠送车位,可见,尽管有地铁优势、有“地王”光环,在市场行情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
金隅和府 昔日市北地王屡登投诉榜单
2014年末,在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则以14.94亿元将镇江路12号地块收入囊中之后,成为当年地王项目。
然而,在随后的六年中,这家来自北京的名企,并没有为青岛带来高端住宅的范本。延期交房0违约金、智能化互动式景观社区不见踪影、房屋质量问题频发……这个地王项目,陷入了业主投诉维权的泥潭之中。
2020年,这个项目还曾一度登上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上半年住宅工程质量投诉榜,并且位居第一名,可谓“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