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和逢仙桥 (摘自《崂山的传说》,略有修改)
丘处机,世号“长春真人”,人称“邱神仙”。
传说,丘处机得道成仙之前,曾在崂山的太清宫修行。有天晚上,他念完了经,打完了坐,已是半宿时分了。他想想自己出家已经几十年了,但那得道成仙之事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如愿,越想,心里越不安宁;越想,脑子越乱,越是困不着觉。他便起身出门,踏着月色,来到太清宫东边那桥上,一边溜达着,一边抬头望着那高挂半天的月亮。望着望着,他便触景生情地吟出一首诗:
丘处机,世号“长春真人”,人称“邱神仙”。
传说,丘处机得道成仙之前,曾在崂山的太清宫修行。有天晚上,他念完了经,打完了坐,已是半宿时分了。他想想自己出家已经几十年了,但那得道成仙之事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如愿,越想,心里越不安宁;越想,脑子越乱,越是困不着觉。他便起身出门,踏着月色,来到太清宫东边那桥上,一边溜达着,一边抬头望着那高挂半天的月亮。望着望着,他便触景生情地吟出一首诗:
白发苍颜未了仙,游山玩水且留恋。不嫌天上多官府,只恐人间有俗缘。
刚刚吟诵完那诗,忽见迎面走来一个白发飘飘、长胡子齐胸的老道。那老道笑嘻嘻地走上来,问他道:“邱道长,听说你几十年来日念经,夜打坐,日日夜夜想着得道成仙?”
丘处机听这素不相识的老道一下子道出了他的心思,不由得心中一愣,想道:“看来这老道士不一般,我不妨向他问问那得道成仙的秘诀。”想罢,便走上去,双手在胸前一抱,对那老道行了个道礼,问他道:“不知老师父宝观坐落何方?怎么能知道弟子心中之事?”白胡子老道道:
云海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
丘处机听后,心想:“啊,原来这老道士是住在这靠海的深山中的神仙呢!”便又惊又喜地一下跪在桥上,一边对他磕着头,一边求告道:“仙师,弟子方才有眼不识泰山,请您多多原谅。还请仙师高抬贵手,指点弟子一条得道成仙之路!”
老道听后,把手一挥,道:“若有真心得道成仙,明晚月出东山在此叩见!”
丘处机一听,喜得急忙朝那老道又磕起头来。他一边磕着头,一边说:“多谢仙师指教!”
谁知,当他磕了一会儿头,抬头再找那老道时,那老道已经没踪没影了,只见他刚才站的地方,留下一块高高直立的大石头。
丘处机见那老道无声无息地走了,只好记住他约好相见的时候,准备明日夜晚到这儿来亲自听他指教。
第二天晚上,丘处机吃了晚饭,看看天色还早,觉得在住处稍微歇一歇,再去那桥上会老道士也不算晚,便在自己的床上打起盹来。哪知,这一迷糊不要紧,等他醒过来时,一看窗外,月亮已爬上东山顶一杆子多高了。他拔腿出了庙门,一直往那桥上跑去。可是,到了桥边,他撒眼一看那立着的大石头旁,什么人也没有,只在那大石头顶上搁着一个半青半红的大桃子!
丘处机双手捧起那半生半熟的桃子,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终于猜出了那老道留桃的用意:“哦,他见我没按约定的时辰来相会,特意用这半生不熟的桃,比喻我得道成仙的时机还不成熟啊!”
第三天晚上,丘处机顶着日头就吃了晚饭,早早地来到那石桥的大石头边等起那老道士来了。可是,他等啊等,等啊等,等了好长的工夫,看了看日头,那日头离落山还有一大截子呢!便顺着桥南头的小路,往海边走去了。
谁知,当他在海边耍了一会儿,看见日头落了山,顺着海边的小路要到那桥头去会见老道时,抬头一看,见那月亮已经跳出东山顶老高,它那亮光光的圆圆的脸盘好像在笑话他说:“道士啊道士,今晚上你又失约了!”
丘处机匆匆忙忙地来到那桥边的大石头旁时,那老道早已走了。这回,在那石头顶上却留下了一串人参果。他走上去双手捧起那串通红的人参果来,左看看,右瞅瞅,左看右瞅一大顿,才看清这人参果里头的种子全被抠去了,只剩下一串红彤彤的外皮。他手捧这串通红的人参果空皮,寻思来寻思去,寻思了一大顿,才领会了那道士留给他这没种子的人参果的用意:“啊,他是用这空人参果来告诫我,要想得道成仙,不能无心啊!”
到了第四天晚上,丘处机吃完了晚饭,便一直跑到那石桥边的大石头旁,双手抱拳跪在那约定的地点,一边闭上双眼打坐,一边默默地念叨着:“仙师啊仙师,原谅弟子上两次来晚了吧!仙师啊仙师,原谅弟子上两次来晚了吧!……”
当丘处机刚刚念叨完第三遍时,那十五的月亮正好升上了东山顶。这工夫,只听从后山上扑下来一阵山风,“呼”地一下停在他的身旁。他稍稍睁开眼,朝那大石头上一看:啊,那白胡子老道不知什么时候已坐在那石头顶上了。他见丘处机抬起头来看他,便朝他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对他道:
修真恰似上山劳,脚脚难移步步高。若不志心生退怠,直趋上天摘蟠桃。
那老道士说完,一挥袖子,又随着一阵山风飘飘悠悠而去了。
丘处机听了那老道士的四句话,望着老道远去的身影,一边起身朝着老道士行了道礼,一边默默地对那老道士说:“仙师,请您放心吧,从今往后,弟子一定听您的指教,一心不二地专心修道!”
从那以后,丘处机便离开人多事杂的太清宫,到那人少地静的太平宫专心修行去了。他为了时刻不忘那白胡子老道的指教,还把送他的那四句话刻在他修行的石洞洞壁上,以便时刻照着那教导去做。他一直在那里苦苦专心修行了几十年,后来,丘处机果然不负那白胡子老道的指教。八十岁那年,有天夜里,他正在洞中修真养性地打着坐,忽听洞外的半空中有人叫道:“徒儿,快快跟我来呀!”随后,只觉身子飘飘忽忽地起了空,飘出了洞口,升上了半空,跟随着那白胡子老道乘着白云远走高飞了。
从那以后,丘处机便离开人多事杂的太清宫,到那人少地静的太平宫专心修行去了。他为了时刻不忘那白胡子老道的指教,还把送他的那四句话刻在他修行的石洞洞壁上,以便时刻照着那教导去做。他一直在那里苦苦专心修行了几十年,后来,丘处机果然不负那白胡子老道的指教。八十岁那年,有天夜里,他正在洞中修真养性地打着坐,忽听洞外的半空中有人叫道:“徒儿,快快跟我来呀!”随后,只觉身子飘飘忽忽地起了空,飘出了洞口,升上了半空,跟随着那白胡子老道乘着白云远走高飞了。
后来,太清宫的代代道士都把丘处机称为自己的祖师,还把丘处机当年遇上白胡子老道的那座桥起名叫做“逢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