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崂山——北纬36°的避暑圣地

人气:21733 回复:0

七月的北纬36°,迎来了全年之中最炎热的一段时期,人们纷纷出门,寻找清凉之地。“避暑”,也成为了贯穿整个三伏天的主题。
而要论起北纬36°的避暑精华,则非崂山莫属。

坐看仙山云雾起
自古以来,人们坚信,东海之外有仙山,而作为中国海岸线的最高峰,崂山,便是最符合人们心目中“海上仙山”应该有的模样。

图丨宋新华
提起“仙山”,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云海”。
盛夏的崂山,水蒸气被阳光从大海中蒸发,顺着山势逐渐攀登,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汇聚,形成无比壮观的云海。

一重一重的白云在天地间上下翻滚,如云天瀑布;眼前白茫茫一片,让人觉得如临仙境,鹤立苍穹。在巨峰之上,坐看仙山云雾升起,瞬间也就理解了为何李白会写下“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这样的佳句。



耳听溪水潺潺流
山有灵,育神水。
与盛夏的崂山邂逅,离不开对这丽山秀水的赞美。

得益于大自然无尽的慷慨,进入盛夏之后,雨水频繁,更是让崂山进入一年之中最佳的观赏时期。

从巨峰汇聚而下的泉水,在山间千回百转,浪花飞雪,潭水透玉,变化无穷.....人们在山间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为何道家会给予“水”如此高的评价。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与水的结合,恰恰也是仁与智的结合。
时节变幻,总会给我们一些考验,但也会带给我们期盼。不论阳光灿烂,抑或大雨滂沱,我们都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山是道,道是山
崂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历经两千多年历史流转,朝代更迭,道教文化早已与崂山融为一体,其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是“道”的具体表现,山中的千年古观,不仅是道士修行的净土,也是世人的栖心之地。

老君峰下的太清宫,便是是青岛历史最悠久的一处道教福地。作为崂山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太清宫经历几代道教人的努力,跨越千年,终成“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崂山鼎盛之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人们一入山中,便不自觉地被这里的气息纳去尘心,褪去浮躁。
所以人们常说,在崂山,纵使山外车马纷纷,山中我自朗朗风清。
最美乡村养心神
炎热的三伏天总是让人心烦意乱,不少人会在游玩之后选择一个依山傍海、清幽安静的村庄来度过一个清凉的周末。
泡上一壶清茶,摆上一盘当季水果,坐在院中观海看山,成为了夏季摆脱炎热、清净内心的好方法。



这就是盛夏的崂山,山海相依,移步换景,不管未来天气的气温如何攀升,崂山总有一处地方,藏着清爽和纯粹,等待你的到来。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9-07-29 10:06:2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