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春光烂漫,花红柳绿的时节,崂山解家河的春天散发着清香,更是每年赏春必不可少的去处。最近再游解家河,心却隐隐得为这个小山村作痛。
在一处繁花似锦的山谷,笔者发现了多处污水口直接排污入河,河道成了垃圾池。在一处排污口处,垃圾成堆,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还不时有污水从管道中排出,不由让人阵阵作呕。
在这处排污口附近,笔者遇到一位老人。老人介绍说,他叫高先松,是解家河村人,排污口就是连接着他们附近这几户居民家的厕所,他们对这种污水直排方式也很反感。原本他们各家有自家的化粪池,不是直接往河道里排放。人粪尿是极好的肥料,以前都用于“喂”地了。老人介绍说,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在村里设置污水处理模块,把污水用管道接到了污水处理模块上,但至今污水模块未能启用,导致污水直接排入了河道,这种现象已经近两年了。
老人又顺手指了下旁边的道路说,这些路原来都是硬化的水泥路,挖开两年再未施工,因坑洼不平,多名村民因此受伤,他老伴也因此受伤,摔断了腿。现在的路天天尘土飞扬,出行十分不便,老百姓苦不堪言。


顺着老人的指引,笔者找到了相关的污水处理模块的设施,这种小房子沿路有不少,房屋上没有什么功能性的标识,是否启用,尚未可知。



解家河美丽如花,但看到这令人痛心疾首场面让人心情无比沉重。污水管线、道路施工应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应早于其它工程完工,为何两年时间仍未完工?直接导致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国家领导人多次倡导要保护好青山绿水,这些工程改造衔接过程导致的污染本应可以避免,可污水直排河道两年仍未解决污染问题,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要治污还是要“制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