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小说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
丘处机是一个为人豪放,武功高强的大英雄
他与同门的六个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到底是怎样的
他究竟是不是叱咤风云的武林高手呢
今天小崂和小山也就此展开讨论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道号长春子,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1148年(农历正月初九日)生於山东登州栖霞。
小崂:许多人都对于金庸笔下的丘道长印象深刻小说中的他内外兼修,行侠仗义谱写了一份别样的江湖传奇他当然是文武双全的武林高手呀
丘处机在小说开篇就出现了,金庸对他的描写是“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满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长剑,剑把上黄色丝条在风中左右飞扬,风雪满天,大步独行,实在气概非凡”。

小山:我觉得你说的不全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杜撰的、艺术化的,我也知道许多关于丘处机的传说故事,但是这都不能直接证明他的武艺呀,你能拿出史料证明吗

《崂山民间故事》中收录了一条丘处机与逢仙桥的故事传说,丘长春没得道成仙之前,曾在崂山的下宫庙修行。有一晚在庙东边的桥上慨叹吟诗何时才能得道成仙,遇一老道指点。在两晚错过月出东山之时之后,第三晚终于得以与老道相见,并受点化,放下杂念专心修行去了。后来,下宫庙的代代道士都把丘长春称为自己的祖师,还把庙东边丘长春当年遇上白胡子老道的那座桥起名叫做“逢仙桥”。摄影 | 杨雷
小崂;在陕西陇县龙门洞的长春洞中,现存的一枚滚圆的“磨性石”,大小类似今天太极拳习练者的太极混元球,据说当年邱祖在此每日手托此石上下山,只为磨练体格及心性,后来日久年深,竟将此石抟磨成球,就凭这份功夫,已经不浅了吧

在香港蓬瀛仙馆印行的《丘处机略传》中叙述是这样的:“丘处机每日静坐之余,还习练武功。他经常手托一巨石下山,回来时再托石上山,天长日久,那块巨石经其长期磨擦,竟成了一个混圆石球。这时处机内力深厚,能以掌发力,让那石球随手飞出。至于小石,他能双手同时发出,击中数百米以外目标,且百发百中。”另外此后邱祖还屡次显现过一些奇异事迹,如“三钉入石”,“奏箫疗疾”,“杖击活树”。可见确实是位极有修为之人。事实已难考证,纯属后人推断。

小山:不过要是提到修炼,那崂山确实是备受丘处机青睐,他三次来到崂山宣教讲道,修行修炼,为崂山在道教中的历史地位奠定基础

丘处机第一次登上崂山是在1195年,朝廷禁罢全真教的第五年,他回到了栖霞后便在山东境内四处宣传道教。《太清宫志》中记载“七真降临太清宫,讲道传玄,宏阐教义,道化大悟。”七真便是“全真七子”,只是他们行程仓促,并没有停留多少时间。
《太清宫志》载:“宋庆元元年乙卯,真人丘长春……七真来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阐教义,道众大悟,各受戒律。”太清宫三皇殿之后巨石上刻有他的石刻十首。


到了1208年,丘处机传道到莱阳,便从莱阳转道再次来到了崂山,并在大崂村之南的一处悬崖峭壁下寻找了一处洞穴修行。原来,崂山曾经写作“牢山”,名不佳,“丘处机觉得这里地处海滨,就像一只鳌伏于海上,因将其改称鳌山。明代,在山旁修‘卫城’,即名为鳌山卫。”

摄影 | 纪春章

短短一年后,1209年,已经61岁的丘处机第三次登上崂山,顿时觉得心情舒畅,站在崂山上面对这三面环海的美丽景色,耳边听着道士演奏的《空洞步虚曲》,心潮澎湃,当即作下这首至今广为传唱的《青玉案》,将南天门的高险之状和法事活动的盛况表述得淋漓尽致。
“乘舟共赴烟霞侣,策荆杖、寻高步,只上孤峰尖险处。长吟法曲,浩歌幽韵,响遏行云住。凭高目断周四顾,万壑千岩下无数。匝地洪波吞岛屿。三山不见,九霄凝望,似入均天去。”

小崂:史料里多记载丘处机文武双全,而且全真教武功以内功心法为主,历史上道士也大多有练习武艺的习惯,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强身健体,为身心修炼打基础,因为上乘的武功和道术的修炼相辅相成,二是在山中为了防备虎狼盗贼之厄,三是对武艺的造诣已经到了一定境界,十分热爱以至难以放下

小山:我查到的资料中丘处机确实多才多艺,不仅会传道、会作诗词、会编道曲
都精通医术、对养生也颇有研究,他的《摄生消息论》,至今仍是养生界的权威读物,但是并没有确切的武功记载

全真派讲究内、外丹的修炼。内丹即人身的精、气、神的修炼,是全真派的主要修炼方术;外丹即用铅汞和药物配制烧炼一种可食丹丸的方法。全真教全面而深刻的继承了传统道家思想以外,更将科仪、戒律、符、丹药等道家文化瑰宝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定了根基。

小崂:虽然在正史资料中,并不多见有关邱祖会武功的记载,但有关传说事迹,邱祖绝非文弱道士,以其能在七十三岁的高龄万里西游,可见身体素质是非常好的,同时,以一人之力。未动干戈,成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这一份魄力与能力又胜过多少武林高手,如果再根据民间资料,你会发现,金庸对邱祖的描写绝非夸大之词

1220年,丘处机跟随刘仲禄出发,带着随行的十八位弟子一路跋涉,历时三年,行程35000里终于来到了雪山(阿富汗地区)面见成吉思汗。丘处机去世以后弟子李志常编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了这段不平凡的旅程。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礼敬有加,先后与之“论道”三次。丘处机力劝他“清心寡欲、敬天爱民、好生止杀”。最终令成吉思汗传令三军,停止战争,班师回朝。成吉思汗深感他真言可信,封他为“国师神仙”,赐虎符,付玺书,敕领全国道教。图 | 太清宫成吉思汗圣谕对于丘处机这一次旅行的成绩,乾隆皇帝曾经有一副对联赞赏道: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小崂和小山最终达成共识
无论丘处机是不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仗剑侠客
但他的确是一个有着侠义之心的道士
一个心怀天下的政治家、一个浩歌幽韵的诗人

正所谓
“山川皆属道生涯,万象森罗共一家
不是圣贤潜制御,安能天地久光华。”
全真七子同其他崂山道士一起
构成了崂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就了烟霭之间,隐隐可见的道家仙山
那么问题来了,在你心中
丘处机究竟是不是武林高手呢
欢迎各位朋友留言讨论、指正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平台――悦行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