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侃山 | 苏轼到过崂山吗

推荐

人气:70899 回复:1

如今便捷的旅游交通让许多人忘记
古代来崂山是一件多么艰苦的事
但这里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与文化底蕴
让崂山古时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仍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访山
1711617755

民间流传着苏轼三访崂山的故事
还有众所纷纭的“东坡仁里”石碑
那么苏轼究竟到过崂山吗
今天小崂和小山也就此展开讨论

1711617755


小崂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
苏轼三访崂山的故事吧?

苏轼到崂山的故事中说:他第一次慕名到访太清宫,正值七月十五道士做法事,大门禁闭,不得入宫门。吃了闭门羹的苏轼因军务缠身只得离去,叹曰:“崂山多隐君子,可望不可见。”
1711617755

第二次访太清宫,进得殿内,道士正低头打坐修行,无人理会他。因怕误赴登州任而匆匆离去,又叹曰:“崂山多隐君子,可见不可识。”
1711617755

第三次进崂山去了太平宫,道士乔绪然一见如故,热情接待。离去时叹曰:“崂山多隐君子,可识不可攀。”


我认为不对
我搜集的资料中苏轼时任密州太守
但是并未有过登临崂山的史料记载

小山

宋代的密州,辖域包括胶西(今胶州)一带。当年秦始皇登琅琊台后,李斯写了琅琊台刻石,但到宋代,秦碑已残,苏轼感到十分遗憾,写了《书琅琊台篆后》一文。
当时崂山也在胶西境内,苏轼以未登崂山为憾,在《盖公堂记》一文中写道:“胶西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其著名的散文《超然台记》、词《水调歌头》都是这时写的。


小崂
苏东坡盛赞崂山人善良淳朴
崂山也因此有了“东坡仁里”之称
这应该是直接的证据了吧

“东坡仁里”的故事见《崂山志丛》第二辑的《“东坡仁里”石碑与苏东坡》一文。文称:苏轼于熙宁九年(1076年)在密州任太守时,到崂山巡视海疆,吴复古与太平宫道士乔绪然陪游庄子庵(在今王哥庄),并宿庵内。

半夜庵前崖下与村民结伴去砍柴,苏轼被村民休戚与共、辛勤劳作的品德感动,赞为“仁义之里”。后在元v甲戌(1094年)赴定州任时,遣使到崂山崖下村为苏姓百姓立碑,书“东坡仁里”四个正楷大字,左侧书中楷行书“元v甲戌秋月为劳山苏姓里民题”,右侧为“苏使者□□(两字被毁)缮稿”。背面因碑石被砸断字受损,但“劳之密土……吾巡视崂山……”及使者受命来崂山立碑的经历仍可见。

还有传说苏东坡为太清宫题的“方壶胜景”(后毁于明万历年间的崂山僧道之争)、竹子庵的“紫竹噶帧钡取

1711617755

图 | 玄阳观俗称竹子庵

你看你也说了
这些基本都是传说与故事
里面有许多细节也经不起推敲
“东坡仁里”的石碑也很少人见过

小山
首先是苏轼知密州巡视崂山海防问题。密州在宋朝时辖诸城、安丘、莒、高密。据史书记载崂山在秦汉时曾属琅琊郡,晋时属长广郡,由青州管辖。隋朝就归即墨县属东莱郡,唐朝及五代属河南道莱州。宋代属京东东路莱州。因此北宋时的密州应也属京东东路,但并不管辖崂山。

1711617755


第二,《苏轼年谱》中也找不到他到崂山云游访道的记载。而且苏轼很重视访庙宇和与道人的交往,一般凡有题词赋诗唱和等,必做记录。如果他到过崂山这样的名山,又留辞曲又题字怎会没有记载。

1711617755

第三,吴复古是唐宋八贤之一,苏轼至交。《苏轼年谱》记载:苏轼熙宁九年(1076年)末从密州离任赴河中府(途中改知徐州)任时,在熙宁十年一月经过济南,“始晤吴复古(子野)”(上册,卷十六,三四八页)。因此两人1077年才第一次见面,又怎会在1076年陪伴游玩。

1711617755

第四,碑文正面左侧的“元v甲戌”推算应为元v八年,可是元v的年号只到癸酉,即元v八年,换绍圣元年了,当年对于年号相当谨慎,应该不会写错。

第五,赴登州时,船靠崂山,上岸访太清宫、太平宫的问题。苏轼知登州,从常州起行,一路上过府县游的庙、拜的友都有记录。如“自密州赴登州,并海行数日”(中册,卷二十四,六八九页)。可并没有记载崂山,应是未至而无所记。

在小编心里
文豪苏轼所到之处几乎都有作品存留
况且崂山之灵秀非是内陆名山可比
如此热爱山水的苏轼不应错过
再加上崂山质朴的民风民情
无愧“东坡仁里”的美名
还有诸如下列诗篇
内容也是像极了咏崂诗

1711617755

摄影 | 礼歌唱晚

比如《过莱州雪后望三山》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我行适冬仲,薄雪收浮埃。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参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

再如《潮中观月》璃玻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一尘不向山中住,万象都从物外求。醉吸清华游碧落,更于何处觅瀛洲。
文章转发自微信公众平台――悦行崂山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9-03-20 16:18:2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

身未至,心已远~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19-04-23 10:55:2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