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最早被称为“牢山、劳山”,“牢山”出自416年晋法显《佛国记》,一说是源于当地人认为此山坚如磐石,驱之不动,为牢固之山,故称“牢山”。“劳山”最早出自《诗经》“山川悠远、维其劳矣”,众说纷纭。
摄影|孔祥晶
天地间的崂山
崂山,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遗迹
也是国内乃至国际罕见地质遗迹
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
气势恢宏,无愧“海上名山第一”之名
崂山,以其山海灵秀的仙山姿态著称于世
两千多年来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
很多人初识崂山都是因为诗仙李白的一句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崂山傲立于天地间
同样,崂山间也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崂山间的天地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可见崂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崂山,不仅仅是一座灵气十足的仙山
更将山、海、云交融之景演绎到了极致
摄影|纪春章
苍山、云海、日出与日落
构成一幅壮丽神圣的自然画卷
被浩瀚云海拥抱着的崂山
就像是人间与天海相接的地方
摄影|走着看大海
摄影|胡杨
崂山的包容与境界
“山在城中,山城相依”
群山和碧海拥抱着这座城市
城市、乡村、景区在这里完美融合
也把繁华都市与田园风情归于平衡
你想要的出行体验,崂山统统可以满足
摄影|徐鑫
这里是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崂山两千年风雨历史的见证者
“见素抱朴”朴素淡薄的道教思想
融入在太清宫的一砖一瓦之中
是道家文化的集大成之处
摄影|徐鑫
这里不仅有千年太清,道家胜境
还有崂山现存唯一佛寺――华严寺
和《华严经》中唯一记载中的那罗延窟
依山面海,探古寻幽
不论是饱经沧桑的建筑还是摩崖石刻
都给人一种身心空灵、清净、安宁的感觉
看不厌的崂山四季
崂山,临海而踞,似仙者,静谧安详
春花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夏雾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秋叶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冬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崂山的传承与弘扬
名山蕴名水,名水育名茶
崂山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
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
“崂山茶道”是融佛、道、儒三教于一炉的茶文化体系
勤劳质朴的崂山人世代种茶
将千百年的崂山茶文化代代传承
剪纸、大馒头制作等崂山传统技艺
崂山民间故事、俗语方言
崂山就像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
恩泽天地,润物无声
转自悦行崂山
摄影|孔祥晶
天地间的崂山
崂山,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遗迹
也是国内乃至国际罕见地质遗迹
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
气势恢宏,无愧“海上名山第一”之名
崂山,以其山海灵秀的仙山姿态著称于世
两千多年来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
很多人初识崂山都是因为诗仙李白的一句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崂山傲立于天地间
同样,崂山间也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崂山间的天地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可见崂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崂山,不仅仅是一座灵气十足的仙山
更将山、海、云交融之景演绎到了极致
摄影|纪春章
苍山、云海、日出与日落
构成一幅壮丽神圣的自然画卷
被浩瀚云海拥抱着的崂山
就像是人间与天海相接的地方
摄影|走着看大海
摄影|胡杨
崂山的包容与境界
“山在城中,山城相依”
群山和碧海拥抱着这座城市
城市、乡村、景区在这里完美融合
也把繁华都市与田园风情归于平衡
你想要的出行体验,崂山统统可以满足
摄影|徐鑫
这里是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崂山两千年风雨历史的见证者
“见素抱朴”朴素淡薄的道教思想
融入在太清宫的一砖一瓦之中
是道家文化的集大成之处
摄影|徐鑫
这里不仅有千年太清,道家胜境
还有崂山现存唯一佛寺――华严寺
和《华严经》中唯一记载中的那罗延窟
依山面海,探古寻幽
不论是饱经沧桑的建筑还是摩崖石刻
都给人一种身心空灵、清净、安宁的感觉
看不厌的崂山四季
崂山,临海而踞,似仙者,静谧安详
春花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夏雾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秋叶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冬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崂山的传承与弘扬
名山蕴名水,名水育名茶
崂山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
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
“崂山茶道”是融佛、道、儒三教于一炉的茶文化体系
勤劳质朴的崂山人世代种茶
将千百年的崂山茶文化代代传承
剪纸、大馒头制作等崂山传统技艺
崂山民间故事、俗语方言
崂山就像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
恩泽天地,润物无声
转自悦行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