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公交办以及各位关注公交出行的亲们

人气:21383 回复:32

        公交车发车间隔加大,班次减少,等车难的问题深受百姓关注,也是民生热点。公交办答复最多的,就是因为客流减少所导致。公交办答复,新区客流由原来的60万,降到20多万,并刚刚恢复到30万。根据刚刚咨询得到数据,真情巴士最近日均客流已经达到30万,温馨巴士客流日均也达到6万,也就是新区客流早已经达到36万,并且开学以后客流还会继续提升。
        由此来看,公交办掌握的是之前的数据,明显已经滞后了。客流增加了6万,但是增加的公交班次极少,甚至是根本没有增加。相关领导前些日子答复,力争在8月底前逐步增加早晚高峰时段的发车密度,平峰时段根据客流量适时增加公交班次。
也向公交办建议,公交企业增加班次后要通过西海岸论坛和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向社会公示。如果没有公示,那就是公交企业没有增加。
今天已经是8月26日,还未看到过西海岸论坛和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信工作群里有增加班次的公示。也就是说,公交班次依然是未增加的情况。
请公交办尽快掌握实际的客流数据,尽量在答复的时间内增加有关线路的班次。以实际的举措回应民生关切,助力公交出行,为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也请各位关注公交出行的网友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解决公交车难等问题。
共同努力,热切期待!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2-08-26 21:23:18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一个月过去了,唉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2-09-25 09:25:11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一个星期过去了,不知道交通局公交办有什么新办法新想法不

回复收起回复(1)
  • 大丰哥 2022-09-03 11:39:48 编辑

    据了解,中秋节前西部镇村公交会增加一个班次。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9-03 00:52:15 来自青青岛社区

优化公交运营组织模式,结合线路运营实际和客流情况采取早晚高峰加密班次、平峰期减少班次等方式,动态调整运力及班次总可以先行实现吧,也避免了有时候一趟下来坐不了几个人导致公交资源的浪费。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19:22:44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两轮冲击对客流的影响也可见一斑,西区更为明显,骑着两轮电动车可以在城区内随便转嘿嘿😀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19:07:11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对乡镇区域公交站点设置也提点意见,镇村公交站点的设置不能死守城区站点间距多少,郊区设站间距多少的教条主义。镇村站点设置应该适当加密,本身农村居住就分散,远点的走到站点就得二三十分钟了,再等上不知道多长时间的车,愿意选择公交的就少了。本身常规公交就不是注重效率的东西(高效出行有区镇大站快车对吧),没有必要为了效率站间距太大,一起想办法让村民愿意坐,能够坐,坐的上公交车,这样咱的村村通就不是花拳绣腿了。判断决策的对错不是去卡教条,而是是不是方便了群众,是不是提高了利用率,是不是物尽其用。

回复收起回复(1)
  • 青岛公交迷 2022-08-28 17:21:41 编辑

    很赞同,应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标准,而不是指标“达到要求”“更好看”了为标准。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14:34:57 来自青青岛社区

公交办还得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自疫情以来客流一直上不去呢?是大家不上班了?怕传染不敢坐公交车了?市民喜欢骑自行车骑电动车了?还是人口外流了?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是公交太不方便了,2020年初情况特殊,但现在生产生活都完全恢复正常了,出行需求不比2020年之前小吧?再拿疫情说事就是借口了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14:10:35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关于营收降低、公交实载率不高,似对企业经营产生新的影响的问题,其实也应该从公交线路布设是否合理的角度出发想一想。

存量线路优化,应该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工作。随着城市发展,哪条线路经由有不合理之处,哪条线路应该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动态,甚至于哪条线路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取消,是一门历久弥新,需要不断更新的学问。关乎科学发展,发展是解决目前遇到的一切问题的关键。

例如西9路,从大溪谷出来后去整个临港绕一圈再进城,实际上间接损失了大溪谷、北高家庄、三家庄、小兰东的客流。谁进胶南城区先去临港转一圈呢?都坐33路了,哪怕换乘一次。我早高峰在小兰东西坐过33路,满满一车人,没有多少坐西9路的。
当年公交线路少的时候,为更多市民解决有无问题,绕个圈,符合当时的要求。但20多年过去,现在早应该有线网出行、线网换乘的概念了。

像这样因为和市民需求和期待不相符的绕圈,在西海岸温馨巴士线路中不是个例。
西11路去临港路转一圈再去凤凰山路地铁站,西12整体大圈套小圈,西17路去阳光大厦转一大圈再去一中再一路向北等,都是多年未改,城市已经有新的发展了,公交线路缺少合理优化的结果。
西12和西17路去阳光大厦绕一圈,应该和N年前胶南市政府(阳光大厦)在那里有关系,当年胶南可能一共就到16路公交车,胶南市政府是为数不多的重要地点之一,那样跑可以理解。但这么多年过去,这样的绕行是否还有必要?是否还符合市民的出行需求?都是应该不断思考,不断完善的问题。
113路作为新开线路,从辛庄发车西绕一个S型东绕一个S型再向南,乘客面对这样的线路,多少会感到无语。顺康路到商城的客流根本就不应该由113路来负责的。这样的线路,拖累了整体的运行效率,也损失了如果线路布设更合理,能争取到的更多的客流。
209路这样常年拉椅子的线路,应该考虑优化或者取消方案。
216路选线都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为什么大部分时间客流稀少?如果走阳光大厦会不会更好,盲区如果由212来填补会不会有更多人坐着去商城更方便?
西10路和218路四分之三重合,也应该考虑相关的优化方案。
如此种种。

这些工作应该是随着城市建设和更新不断完善的,而不是开了线路之后,因为貌似已经“有其固定客流群体”就不动了的。

回复收起回复(1)
  • 大丰哥 2022-08-28 14:25:03 编辑

    请查收小纸条。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12:36:10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因路制宜,引进小型公交车。将载客率低的线路上的车辆更换为小型公交,同时将站点向人口密集度高、离公交站台较远的小区延伸,方便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10:55:33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另一方面,公交办说的部分线路实载率不高,空驶严重,一天六班车,谁坐?实载率能高了?坐的少再减为四班,四班坐的还不多就减为两班。等公交,超过10分钟就烦了,超过15分钟20分钟的就不愿意等了,动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谁愿意坐?买个电动车吧,好多路还没有非机动车道了,你说说这事办的

回复收起回复(2)
  • 大丰哥 2022-08-28 10:11:42 编辑

    一天只有几个班次的公交线路,对于有出行需求的乘客来说,几乎就算是没有。。。

  • xlh 2022-08-28 10:20:21 编辑

    坐的都是碰上了,谁会特意等这样的公交?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10:05:00 来自青青岛社区

目前来看,很有必要让温馨巴士和真情巴士进行一些线路的置换,温馨巴士深入东区腹地,真情巴士多承担一些西区及西部乡镇特别是西北部乡镇的区镇镇村公交线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服务竞争格局,也看看温馨巴士在客流多的线路上能不能有高品质服务。初期可以协调两家公司共享公交场站,这样可以快速完成置换形成新格局,未来可以采取置换和新建公交场站的模式

回复收起回复(1)
  • 大丰哥 2022-08-28 10:07:40 编辑

    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能够看到,多了解百姓诉求。以问题为导向,不遗余力的推动公交事业的发展!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09:56:19 来自青青岛社区

西区人民真的太难了,因为西区一员,我要出门基本靠为数不多的真情巴士

回复收起回复(1)
  • 大丰哥 2022-08-28 10:17:25 编辑

    是真难啊。。。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09:55:33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大丰哥,青岛公交迷等等等等网友都是真正关心公交事业的人,黄岛论坛是收集舆情的最佳平台,利用好这个开诚布公开门见山的平台机会,找到发力点,切实可行的推动问题的解决。加油✊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2-08-28 07:39:52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回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这个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边是市民在无奈之下陆陆续续购买电动车,一边是公交企业说没有营收,空载率很高。

城区公交发车间隔过大,市民难以付出过长的时间成本,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就会转而用其它出行方式代替。在胶南市区,电动车比公交车多太多就是很好的印证。当越来越多以前都坐公交车,现在坐不上了的乘客都买上了电动车,整体上对公交车的依赖程度不可避免就降低了。表现为,客流降低,班次减少。但客流降低是个现象,不是原因。

一座城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代表这座城市公交线网服务范围内乘客出行选择公交的普遍程度。我想首先说明的是,市民的出行需求是定的,不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就会想办法通过那种方式实现。哪一座县城电动车多,往往其公交是很薄弱的;哪个地方电动车少,往往公交是比较完善的。所以决策者对于这一点,不应该简单理解为“地铁开通→客流降低→减少班次”,这样的论断是不到位的、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的。
新区一共才2条地铁,温馨巴士偌大的服务范围下,一天的客流仅有6万人次,是真情巴士的五分之一,是正常状态吗?时至今日还归结为疫情影响,能服众吗?除非是疫情非常严峻,足不出户,通勤都不通勤了的情况下,客流会非常稀少。
而主管部门和公交企业近半年以来,或者从去年?较长时间以来,认为没有那么大的乘车需求,就减少了班次,客流不大,发车班次减少了就没恢复到正常水平,时至前几日还在找疫情的理由,令人汗颜!疫情不结束,公交车不恢复吗?

所以,街上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就是市民已经不通过公交车实现出行目的的直接体现,需求体现在马路上,公交分担的明显少了。但这个现象,前期显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举个例子,从凤凰山路地铁站到董家庄这一线,几站路的距离,215路方便的情况下,谁会单独买个电动车?而现在215路一个半小时的发车间隔,上下班的场景下,谁去等?
我相信肯定有领导经常经过凤凰山路地铁站,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这种情况下,如果领导没有意识到,这是公交班次太少,已经有大片居民需求满足不了,导致居民都自发购买电动车而完成“最后一公里”了,这是自家的公交保障没跟上,服务和监管缺位导致的,那恐怕中间有的环节确实出了问题,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公交应有的接驳功能、兜底的作用没有了,应该立即改正,不然会陷入恶性循环,而这恰恰说明了客流和需求还在。多发公交车,拉到的乘客就会多一点,冒险骑电动车的市民就会少一点。
这个账,市民都算的很清楚,也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没有很复杂的东西。但是刚来分管公交工作的王局长做客FM926时说,刚来一个多月了,没有人跟他说过这个,公交不发车,拉不到人,越拉不到人越减班次,越减班次越没客流,但不能总拿客流说事。说明主管单位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了解到最真实的声音,脑回路和市民群众一直不在一条线上。
这也是封先生前几天在FM926上提到的,如果王局长能够亲自调研,问题一定能很快解决,能有不一样的结果和效率。由衷敬佩封先生,从头到尾一个一个全都说在重点上,字字珠玑。也敬佩王局长,面对问题不回避,雷厉风行,最近已能看到改观,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新的希望。

今年3月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4月就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了,黄岛论坛中时有坛友反映公交班次少的问题,公交办的回复都在说疫情影响,和“查看西海岸公交e行APP的发车时间”。
从楼主的数据上,和现在面上有这么大的反应看来,公交办对于实际情况的掌握的确是有些滞后的。
今年4月,即墨的城乡和镇村公交都已经恢复正常运行时刻了,所有线路按点发车,客流很好。我4月下旬在丰城乘坐了镇村318、319路,都是满座的状态,人家镇村公交有的一天也是四五班车,但发车准点,及时恢复,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公交兜底,客流稳定,。所以不要再说什么疫情影响,大家都明白,说的次数多了,同样的问题就不愿意再重复说了,就去买个电动车了。

其实主管单位应该感到庆幸,正是因为大部分市民对于公交出行的需求和诉求还在,也有黄岛论坛这么直接沟通,畅所欲言的渠道,我们才能一起力挽狂澜。
市民为什么去等公交车,一个预设的前提是公交车能在我收费亮码的基础上把我拉到所在的地方,能在我接受的等待范围内有车。市民看APP上的发车时刻也一样有预设的前提,就是默认相信这个时刻是对的,是可信的。但我昨天看777路金牛科技17:40的末班车一直没有显示出来,如果我在董家口管委坐车,我就不知道发了没有。我在保税区西门坐308路,好几次遇到308从青大附院出来不按点发车,这种情况遇到多次后我就不信发车时间了啊,而且有一种草鸡的感觉。709和777现在一天都只有三四班,这种情况下我无车可坐,只能看72路什么时候发车,坐72路了。对于温馨巴士来讲,只看到709和777一天6班没有人了,减到一天4班,客流说事,摸不到这个情况的。需求在吗?在,满足了吗?满足不了。而还有很多地方,线路没有72+709+777这么多啊,那样,就真的没法坐了。

像平度,也有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但平度的大部分村民基本上不依赖公交车出行,都不知道骑电动车,甚至开拖拉机。我老家村里一大半人从公交一体化到现在连哪有公交站牌都不知道,知道的也说,一天就两三班车,跟没有一样,手机上能看到下一班发车时间但有时候也不准,你要愿意等两三个小时你就去等。
平度公交城乡一体化刚完成的时候,班次比现在多,坐车比现在容易。但慢慢的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没人依赖公交车了, 根本上是没人相信公交车了。
所以现在的平度的城乡支线和镇村公交,包括南村公交,客流基本为0。发车也是空车,没人坐,那才是真正的真金白银完全白扔。而且不发还不行,不发那就意味着停运了,性质不一样。几乎所有人都骑电动车或者三蹦子出行。平度更没有调研,平度论坛更没有这些能和管理层直接对话的功能。这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大家还在呼吁、期待公交也和生产生活秩序一样尽早恢复到正常水平,真的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不过,温馨巴士也有其难言之隐,我坐过许多次西海岸温馨巴士,只有一次513和一次523是站着,其他所有次都是坐着。单车满载率确实不如其他企业那么多,我认为这是地域特性决定的。地方财政不宽裕,很容易在公交上体现出来,在这一点上,现在的新形势确实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回复收起回复(2)
  • 大丰哥 2022-08-28 10:22:26 编辑

    感谢回复,久闻公交迷大名,论坛相会,非常荣幸!希望专业见解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助推公交发展!

  • 青岛公交迷 2022-08-28 12:19:02 编辑

    承蒙厚爱,深感荣幸~~~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7 21:06:58 来自青青岛社区

真情的品牌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许多公交人的开拓创新,奋力向前,前赴后继的努力,深入人心的真情服务也是有口皆碑的,真情巴士服务品牌代表着新区的形象,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说都是屈指可数的,志愿服务团队更是遍地开花,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真情二字得到完美诠释。。。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2-08-27 18:30:05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封哥在强力推动公交资源的均衡分配。。。。交通局主管领导对封哥的意见建议是高度关注的。。。。

回复收起回复(1)
  • 大丰哥 2022-08-28 10:14:43 编辑

    论坛里,关注公交出行的网友有很多,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都很有道理,也都说到点子上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回应网友关切,推动整合公交资源均衡发展,代表百姓积极向有关部门反馈,侧重解决公交出行问题。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7 17:44:57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真情巴士大概1300多辆公交车,大概有一百二三条线路,大多数集中在东区。温馨巴士有884辆公交车,142条线路,大多数集中在西区。
从车辆和线路的情况看,就决定了温馨巴士的线多车少。也就决定了班次间隔大,发车密度小。西区乘客,尤其是区镇和镇村线路的乘客势必会有乘车难的感受。
东西区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了。
从社保统筹来看,由市级统筹变成省级统筹,以后会实行全国统筹,初衷就是要均衡发展。公共交通的均衡发展也应该受到重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新区经济发展。

回复收起回复(1)
  • fishtk90 2022-08-28 08:20:46 编辑

    应该不止。k22感觉是已经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了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7 17:19:33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其实是有改变的。
经过我了解K22 308 309已经恢复了班次。

回复收起回复(1)
  • 大丰哥 2022-08-27 17:02:33 编辑

    确实是在高峰的时候各增加了一个班次。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7 07:11:46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公交作为公益事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公交发展的越好,越便捷,会对拥堵的道路起到缓解的积极作用,从经济性来看整个社会效益远远大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
一个排名第4,整个青岛都倍感自豪,蓬勃发展的新区,难道真到了连公交事业都经营困难的地步?社会各方面都在进步,公交却退步了?

回复收起回复(1)
  • 大丰哥 2022-08-28 10:09:30 编辑

    民生无小事,衣食住行更是民生大事,希望百姓有诉求,部门有回应。

我也说一句

发表
2022-08-26 23:00:33 来自青青岛社区

市民有抱怨,热切期盼增加班次,公交企业有苦难言,诉说衷肠,这是真正考验部门管理能力的时候,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跨前一步,主动想办法回应居民诉求,确保市民正常出行。近期公交话题热度不减,此时此刻希望论坛的网友都能够积极发言,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各抒己见,用事实说话,给主管领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民间方案和思路。
请关注论坛的网友留下您的看法和观点。谢谢各位的参与和支持。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2-08-26 22:01:19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