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发车间隔加大,班次减少,等车难的问题深受百姓关注,也是民生热点。公交办答复最多的,就是因为客流减少所导致。公交办答复,新区客流由原来的60万,降到20多万,并刚刚恢复到30万。根据刚刚咨询得到数据,真情巴士最近日均客流已经达到30万,温馨巴士客流日均也达到6万,也就是新区客流早已经达到36万,并且开学以后客流还会继续提升。
由此来看,公交办掌握的是之前的数据,明显已经滞后了。客流增加了6万,但是增加的公交班次极少,甚至是根本没有增加。相关领导前些日子答复,力争在8月底前逐步增加早晚高峰时段的发车密度,平峰时段根据客流量适时增加公交班次。
也向公交办建议,公交企业增加班次后要通过西海岸论坛和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向社会公示。如果没有公示,那就是公交企业没有增加。
今天已经是8月26日,还未看到过西海岸论坛和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信工作群里有增加班次的公示。也就是说,公交班次依然是未增加的情况。
请公交办尽快掌握实际的客流数据,尽量在答复的时间内增加有关线路的班次。以实际的举措回应民生关切,助力公交出行,为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也请各位关注公交出行的网友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解决公交车难等问题。
共同努力,热切期待!
@公交办以及各位关注公交出行的亲们
人气:21383 回复:32
一个月过去了,唉

一个星期过去了,不知道交通局公交办有什么新办法新想法不
优化公交运营组织模式,结合线路运营实际和客流情况采取早晚高峰加密班次、平峰期减少班次等方式,动态调整运力及班次总可以先行实现吧,也避免了有时候一趟下来坐不了几个人导致公交资源的浪费。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两轮冲击对客流的影响也可见一斑,西区更为明显,骑着两轮电动车可以在城区内随便转嘿嘿😀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乡镇区域公交站点设置也提点意见,镇村公交站点的设置不能死守城区站点间距多少,郊区设站间距多少的教条主义。镇村站点设置应该适当加密,本身农村居住就分散,远点的走到站点就得二三十分钟了,再等上不知道多长时间的车,愿意选择公交的就少了。本身常规公交就不是注重效率的东西(高效出行有区镇大站快车对吧),没有必要为了效率站间距太大,一起想办法让村民愿意坐,能够坐,坐的上公交车,这样咱的村村通就不是花拳绣腿了。判断决策的对错不是去卡教条,而是是不是方便了群众,是不是提高了利用率,是不是物尽其用。
公交办还得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自疫情以来客流一直上不去呢?是大家不上班了?怕传染不敢坐公交车了?市民喜欢骑自行车骑电动车了?还是人口外流了?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是公交太不方便了,2020年初情况特殊,但现在生产生活都完全恢复正常了,出行需求不比2020年之前小吧?再拿疫情说事就是借口了
关于营收降低、公交实载率不高,似对企业经营产生新的影响的问题,其实也应该从公交线路布设是否合理的角度出发想一想。
因路制宜,引进小型公交车。将载客率低的线路上的车辆更换为小型公交,同时将站点向人口密集度高、离公交站台较远的小区延伸,方便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另一方面,公交办说的部分线路实载率不高,空驶严重,一天六班车,谁坐?实载率能高了?坐的少再减为四班,四班坐的还不多就减为两班。等公交,超过10分钟就烦了,超过15分钟20分钟的就不愿意等了,动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谁愿意坐?买个电动车吧,好多路还没有非机动车道了,你说说这事办的
目前来看,很有必要让温馨巴士和真情巴士进行一些线路的置换,温馨巴士深入东区腹地,真情巴士多承担一些西区及西部乡镇特别是西北部乡镇的区镇镇村公交线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服务竞争格局,也看看温馨巴士在客流多的线路上能不能有高品质服务。初期可以协调两家公司共享公交场站,这样可以快速完成置换形成新格局,未来可以采取置换和新建公交场站的模式
西区人民真的太难了,因为西区一员,我要出门基本靠为数不多的真情巴士

大丰哥,青岛公交迷等等等等网友都是真正关心公交事业的人,黄岛论坛是收集舆情的最佳平台,利用好这个开诚布公开门见山的平台机会,找到发力点,切实可行的推动问题的解决。加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这个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边是市民在无奈之下陆陆续续购买电动车,一边是公交企业说没有营收,空载率很高。
真情的品牌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许多公交人的开拓创新,奋力向前,前赴后继的努力,深入人心的真情服务也是有口皆碑的,真情巴士服务品牌代表着新区的形象,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说都是屈指可数的,志愿服务团队更是遍地开花,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真情二字得到完美诠释。。。

封哥在强力推动公交资源的均衡分配。。。。交通局主管领导对封哥的意见建议是高度关注的。。。。

真情巴士大概1300多辆公交车,大概有一百二三条线路,大多数集中在东区。温馨巴士有884辆公交车,142条线路,大多数集中在西区。
从车辆和线路的情况看,就决定了温馨巴士的线多车少。也就决定了班次间隔大,发车密度小。西区乘客,尤其是区镇和镇村线路的乘客势必会有乘车难的感受。
东西区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了。
从社保统筹来看,由市级统筹变成省级统筹,以后会实行全国统筹,初衷就是要均衡发展。公共交通的均衡发展也应该受到重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新区经济发展。

其实是有改变的。
经过我了解K22 308 309已经恢复了班次。

公交作为公益事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公交发展的越好,越便捷,会对拥堵的道路起到缓解的积极作用,从经济性来看整个社会效益远远大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
一个排名第4,整个青岛都倍感自豪,蓬勃发展的新区,难道真到了连公交事业都经营困难的地步?社会各方面都在进步,公交却退步了?
市民有抱怨,热切期盼增加班次,公交企业有苦难言,诉说衷肠,这是真正考验部门管理能力的时候,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跨前一步,主动想办法回应居民诉求,确保市民正常出行。近期公交话题热度不减,此时此刻希望论坛的网友都能够积极发言,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各抒己见,用事实说话,给主管领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民间方案和思路。
请关注论坛的网友留下您的看法和观点。谢谢各位的参与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