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清晨经典沐心』集义所生

人气:70686 回复:0

【原文】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
【大意】
浩然之气作为一种气,是合乎义和道的;没有这个,它就疲弱了。它是日积月累的正义所生长出来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
【延展】
《传习录》记载,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陆澄问他:“有人夜晚怕鬼,怎么办?”
王阳明说:“这只是因为他平日里不能‘集义’,而心有所亏欠,所以才怕。如果平日所行合于神明,又何怕之有?”
夜里怕鬼,是很多人都有的心理现象,这一方面缘于人们小时候听的鬼故事、看的鬼电影,另一方面则伴随有民间鬼神信仰的成分,王阳明则认为这是人们平日里不能“集义”,心不安理不得所致。
人应该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孟子所描绘的“浩然之气”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境界,也是孟子为人们树立的精神目标,非但能够帮助人们修身养性,也可以使人勇往直前,刚强正直,无所畏惧。
浩然之气必须靠长期的道义累积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浩然之气也就衰竭了。正因如此,培养浩然之气应该“心勿忘,勿助长”,必须念兹在兹,时时刻刻做“集义”的工夫。一方面要“心勿忘”,那些认为养气没有用的人,是只种庄稼而不锄草的懒汉;另一方面要“勿助长”,不能像拔苗助长的宋人一样,操之过急,违背养气的规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只有养得一身浩然之气,才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既俯仰无愧,则心地光明,夜来又何须怕鬼;即使平日行走坐卧,也能心广体胖,舒泰安详;纵是在生命的尽头,也能像阳明先生所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1-08-09 05:48:41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