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谗不自来,因疑而来;间不自入,乘隙而入。(明·刘基《郁离子》)
【大意】
谗言是不会自动找上某人的,而是因为他心里存在怀疑;离间的话本来也不会产生效果,但如果彼此产生隔阂,也就让离间的话有了可趁之机。
【延展】
《三国演义》里,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统一南方。可是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但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曹操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见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听见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具体内容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对蔡瑁、张允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的反间之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失去了蔡瑁和张允这两位对水上战争非常熟悉的将领,面对精通水军的东吴不占优势,这才有了将船连在一起的做法,最终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用火攻轻易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