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唐·令狐德棻《周书·李贤传》)
【大意】
学习既要精深又要勤勉,如果总流于一知半解,不如干脆不学。
【延展】
唐朝时,有位叫吴道子的少年,因父母双亡,只好背井离乡。
一天,吴道子路经河北赵州城“柏林寺”,看见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过了许久,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地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并且告诉老和尚想学画画。得知吴道子身世可怜,老和尚收留了他。
一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实浪。明天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第二天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
无论是走到哪里,老和尚都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吴道子开始还很认真,可时间一长,他就觉得有些腻烦了,画起来就不怎么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吴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滴水珠、一朵浪花地画。”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吴道子一瞅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滴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层水波!这时,吴道子这才知道自己错了。
从此,他每天早起晚归学画水珠浪花,风天雨天,也打着伞到海边观望水波浪涛的变化。经过三年的历练,吴道子画功大有长进,终于画出了著名的《江海奔腾图》。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文人画师络绎不绝。但吴道子并不骄傲,他更加精勤刻苦地学画,终于成为中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苏轼将吴道子与杜甫、韩愈、颜真卿放在一个高度,足见吴道子的画功实在是非常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