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但攻吾过,毋议人非。(清·陈确《陈确集·别集·不乱说》)
【大意】
一心只想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要对别人的是非妄加评论。
【延展】
有一次,子路向孔夫子请教说:“鲁国的一位大夫,在父母周年祭的时候,还拿着哭丧棒,这样做合于礼吗?”孔子回答说:“我不知道啊。”
子路听后,不以为然,对子贡说:“我以为夫子无所不知,原来夫子也有不懂得的道理啊。”子贡听后,问:“您问夫子的是什么问题呢?”
子路于是将与夫子的对答告诉了子贡,子贡听了,说:“好,您在这稍等,待我替您去问一下吧。”
于是,子贡快步到孔子面前,向孔子请问道:“如果在周年祭的时候,还拿着哭丧棒,这样做合于礼吗?”孔子回答:“不合于礼。”
子贡告退后,告诉子路,并对子路说:“您说夫子不知道么?其实夫子真是无所不知啊,只是您问得不合礼罢了。依礼的规定:住在这个国家,便不可非议这个国家的大夫。”
《孝经》云:“礼者,敬而已矣。”子路贸然问于孔子,鲁国一位大夫在父母周年祭的时候,还拿着哭丧棒,是否合于礼?这一问,本身就不合于礼,故夫子答“吾不知也”。因为在其国,不非议其国大夫,便是守礼。
子路不知原由,还以为夫子真不知道,对夫子产生疑惑。幸而子贡得知后,能依礼发问,借此解开了子路的疑问。
由此可见,夫子严于律己,谨守礼仪,时时处处要求自己以圣贤之教来反观内省,而非要求、评论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