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理有疑误而成过,事有形似而类真。(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大意】
道理若辨别不清,就将造成错误;事物若有形似,则会以假乱真。
【延展】
众所周知,北宋时期的米芾是位大书法家,书法造诣极高,尤其擅长临摹。
据说有一次,一个书画商人来找米芾,想要米芾买自己手上的一幅唐人的真迹,但是价钱要得很高,米芾说:你把画先放这里,五天以后你再来,如果我要我就给你钱,如果不要,你再把作品拿走。
五天后商人如约而来,米芾说:画我看了,确实很好,但是价钱要得太高,你又不让价,就请你把画拿走吧。说着把画打开让商人自己核对,看是不是自己的画,商人看后就把画拿走了。
第二天,商人拿着画又来了,一见面米芾就笑着说:我知道你今天准来,有朋友请我,我都没去,在这儿等你。
商人心里马上明白了,说:是我眼拙,把您的临本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米芾大笑道:你不来找我,我也一定会去找你,我心里特别高兴,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好了,原本你拿走,临本还给我。商人取起原本真迹,临本还给米芾。
后来,米芾常拿此事在朋友中叙说,十分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