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清晨经典沐心』善歌之人

人气:18841 回复:0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大意】
擅长歌唱的人有能力让别人跟着他歌唱,善于教育的人有能力使别人继承他的心志。
【延展】
       战国时期,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未曾学完秦青的唱歌技巧,就自以为已经完全学会了,便告辞回家。秦青也不挽留,在城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席间秦青敲起拍板,慷慨悲歌,嘹亮的歌声振动林木,冲入云霄,连漂浮的白云仿佛也驻足倾听。薛谭听了,便向他认错,请求返回重新学习,从此再也不敢说回家的事了。
       秦青回头对他的朋友说:“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缺少粮食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哭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于是大家赠给她许多财物,送她回家。所以齐国雍门一带的人至今还擅长唱歌和悲哭,就是仿效了韩娥传留下的声音啊。”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能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啊。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0-06-09 05:36:18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