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贪心胜者,逐兽而不见泰山在前,弹雀而不知深井在后;疑心胜者,见弓影而惊杯中之蛇,听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视有为无,造无作有。如此,心可妄动乎哉!(明·洪应明《菜根谭》)
【大意】
贪心过盛的人,追逐野兽却看不见泰山就在前面,弹射鸟雀却不知道深井就在后面;疑心过盛的人,看见弓影就惊恐地以为是酒杯中的蛇,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街上有虎。心灵有了偏颇,就算是有也会当做没有,就算是没有也会当做有。这样看来,人心岂是能妄动的!
【延展】
这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一家视觉工作室,请六个专业摄影师,给同一个人拍肖像照。拍摄之前,工作人员分别向摄影师们描述了这个拍摄对象的身份:他是一位白手起家创业致富的百万富翁,他是一名救生员,他是一个出狱的囚犯,他是一个职业渔民,他是一个灵媒,他是一个成功戒酒的酒鬼。
之后,六张肖像照被挂在了一起。
每一张照片都准确、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肖像照主人的身份:这是很大的一张面部特写,眼神犀利,微微翘起的嘴角,显得如此志得意满,他是百万富翁;这是一张扭过来的侧脸照,锃亮的光头,大鼻子,目光尖锐,嘴巴抿着,看上去牙关是紧咬的,身后是大面积的阴影,让人觉得沉重,他是出狱的囚犯;这是一张如此灿烂的笑脸,敦厚、善良,给人温暖和安全感,他是救生员;他坐在沙发上,双手平放在膝盖上,目光犀利,洞穿镜头,他只占了半个画面,另一半画面是一张空椅子,他仿佛是在等待什么人,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隐隐不安的诡异感,他是一个灵媒……
但这个被拍摄的人,既不是出狱的囚犯,也不是救生员,既不是渔民,也不是百万富翁,既不是酒鬼,也不是灵媒。这六个身份,其实都与他无关。
他也不是演员,没有瞬间进入角色的能力。
可是,当他被当作囚犯、救生员、渔民、百万富翁、酒鬼和灵媒之后,摄影师们居然将他拍出了这六张迥然不同的脸。
这个实验,是想告诉人们,当一个人被先入为主地假定为某种身份后,他的身上,可能就真的能找到那个身份所具备的特定潜质。
偏见就是这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