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清晨经典沐心』藏器学海

人气:20769 回复:0

【原文】
崇德效山,藏器学海。群居守口,独坐防心。(清.金缨《格言联璧》)
【大意】
    效仿群山,培养自己崇高的德行,学习大海,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与众人相处要管好自己的嘴,一人静坐时要避免胡思乱想。
【延展】
    贾诩出生于东汉末年,遇上的是三国乱世,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名气不太大,比诸葛亮、周瑜等人差得多,也比不过郭嘉、荀彧等人。但在一些学者看来,他可能是那段历史中最高明的一位谋士,在唐代史书中他还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这种高明的主要体现,就在于他韬光养晦的风格。
    贾诩的先祖是西汉时期的贾谊,就是写《过秦论》的那一位。他不仅是一位文豪,在政治上也很有抱负,针对当时的朝政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但因为他性格率直,不懂迂回柔和之道,稍受排挤又容易愤世嫉俗,后来因为抑郁过度而亡。
    此后贾谊的子孙多传承了那份文学上的才能,并世代在朝廷为官,从西汉到东汉,贾家出了不少大官。具体到贾诩的一脉,其爷爷就在西北地区担当太守一职。须知当时东汉正在衰亡之中,对西北地区控制力减弱,在异族势力威胁之下,连年战乱,要在那里当太守,文学上的才华没有多大用处,更需要军事上的才能。所以,贾诩的家风与贾谊相比又有些变化,那就是比较注重军事、谋略,贾诩的父亲就是一位将军。
    军事上的谋略,不仅可以用于打仗,也可以用于处世,就看所学之人会不会变通,而贾诩就是这种变通的高手。他不仅以自己的谋略料敌,也以其来揣测主公心思。当曹操成为他的主公之后,他发现此人猜忌之心颇重。自己恰好又是一位出谋划策、参与机密事务的谋士,若是过于张扬的话,恐怕就会让曹操大起疑心。
    故而,在投奔曹操之后,贾诩一改往日做人处世的风格。
    他一般不会主动献策,曹操麾下谋士多得很,何必要他来多嘴?除非曹操主动问起,即便问起,他也要根据问题所涉及的利害,尽量委婉回答。
    自己聪明还不行,还必须约束家人,否则要是哪个子女在外面胡言乱语几句,那就麻烦大了。所以贾诩之家,极其低调,大门一般都是紧闭不开,与许多达官贵人门庭若市、呼朋唤友的局面大不一样。对于子女的婚配,他也没有按照当时的惯例,在权贵之间搞联姻,而是选择了一些普通人家。
    这种韬光养晦的策略,不仅让贾诩躲过了曹操的猜忌,还让他躲过了曹丕的猜忌,得以善终。他的子孙后代也延续了这一家风,一直过得平平安安。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0-01-01 05:58:53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