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清晨经典沐心』智者之明

人气:29288 回复:0

【原文】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三》)
【大意】
双生的孩子长得极为相似,只有他们的母亲能一眼分辨出来;利害混淆在一起的事物难以分辨,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把它们区分开来。
【延展】
       西汉开国功臣陈平就是一个对时势的利害关系洞若观火的人。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并立魏咎为魏王。于是,陈平辞别家人,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辗转到了项羽手下做谋士,但长期不受重视。终于,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于是转投刘邦。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刘邦向项羽求和,项羽不许,刘邦十分忧虑。这时,陈平献反间计,成功离间项羽和他的重要谋士范增的关系,又帮助刘邦成功逃离了荥阳。后来,刘邦和项羽签订协议,划定“楚河汉界”。刘邦据有大半天下,志得意满。陈平以谋略家的敏锐洞察力,看到项羽已到了穷途末路,于是劝说刘邦撕毁协议,立即攻打项羽。刘邦听从劝谏,依言而行,最终统一天下。
        统一天下后,陈平成为刘邦最为重要的谋士。当时刘邦大肆屠杀功臣,人人自危。陈平审时度势,明哲保身,很少再对刘邦出主意。不久,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和朝廷大部分大臣都主张发兵征讨。但是陈平认为,刘邦的军队实力不如韩信,将领也不是韩信的对手,贸然出兵胜算不大,于是建议刘邦借口出巡云梦泽、待韩信前来谒见之时趁机逮捕。刘邦依计行事,果然成功逮捕韩信。
       后来,又有人告发樊哙和吕后串通一气,准备在刘邦死后谋反。刘邦命令陈平和周勃入军中斩杀樊哙。陈平、周勃当即动身。但陈平认为,樊哙劳苦功高,况且又是吕后的妹夫,可谓位高权重。日后如果刘邦后悔,吕后怪罪,罪责都在自己和周勃身上。于是他和周勃只将樊哙擒住,押回长安。适逢刘邦病故,吕后见樊哙未死,大喜,拜陈平为中书郎,辅佐新帝。
       在吕后专政时期,朝廷一时腥风血雨,但陈平却能够使自己成功脱身,还当了多年的丞相,为国出力颇多,死后被誉为“贤相”,可谓善始善终。
       综观陈平的一生,他每次对困境中的各种利害关系都十分清楚,并积极地利用自己的努力使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或国家的方向发展。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9-03-16 05:51:04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