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求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大意】
作学问的人要立大志戒虚浮,否则容易自满而学无进步;虚浮往往自以为是,把未知未学作为已知已学。
【延展】
耶鲁大学开了一门叫作“大战略”(grand strategies)的课程,由两个对世界历史颇有造诣的教授轮讲,是一种非常综合性的训练,内容包括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这种高级训练对师资的要求很高,其教育更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训练,而不是只偏重硬技术、工程思维。由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会更加具有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
很多企业家早就发现,企业经营需要高瞻远瞩,深谙人性的规律,即便是当代市场营销,离开对人性的研究,也难以建立品牌价值。一些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历史文献,美国学者理查兹・尼斯比特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谁把握了东西方两种世界观的长处,谁就会在21世纪取得最大成功。
“大战略”无非就是通过贯通东西文化,使学生有了大智慧,才有更好的战略眼光和思维方式。西方人认准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教授们贯通中西,经过学术创新以后编成教材,在耶鲁这种名牌大学讲授以提升其未来高级人才的软实力,使他们拥有大志向、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