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於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此六者不得於学,则君不能令於臣,父不能令於子,师不能令於徒。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於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吕氏春秋・诬徒》)
【大意】
学识通达的老师施行教育,能够让学生安心、快乐、舒适、从容、庄重、严谨。这六方面在教学中实现了,邪僻的路就堵死了,正义之道就通行了。这六方面在教学中不能实现,那么君主就不能支使臣下,父亲就不能支使儿子,老师就不能支使学生。人之常情,不能喜欢自己所不安心的事物,不能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中有所得。一件事情做起来如果感到快乐,不用说贤人,即使不肖的人仍然会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如果做起来就感到苦恼,不用说不肖的人,即使贤人同样不能持久。从人之常情出发,就会得到勉励人们学习的道理了。
【延展】
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不慎打落书架上的一个祖辈世代相传的花瓶。为了掩盖自己闯下的弥天大祸,孩子慌乱地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细心的母亲发现了花瓶的“变化”。害怕受到惩罚的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赶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窜下跳,最后碰倒了架子上的花瓶。
母亲很清楚,孩子在撒谎。到了晚上,她把孩子叫到书房。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巧克力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儿子,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很好看的侦探小说。”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吻合得几乎完美无缺呢。不过记住,你用的胶水是用于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更强力的胶水,还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母亲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第三块巧克力:“这最后的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那么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当家里有一个热衷体育的男孩子的时候。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我的小甜心。”
听到这里,孩子之前那颗叛逆的心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之后的日子,一切照旧,唯一的变化是,孩子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他不由自主地想要撒谎时,那三块巧克力就会立即浮现在眼前。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孩子,而不是以教育者自居。把自己和孩子摆在一个平等的、彼此尊重的地位。这样,师生也好,母子之间也好,容易消除对立情绪,容易交流、沟通,减少孩子的畏惧及逆反心理。温和教育胜过怒斥,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始终充满了爱心、宽容和温情,而且善于从被批评对象的错误中,挖掘其“闪光点”。这样,被批评者不至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产生“老师家长不再喜欢我”的感觉,从而疏远老师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