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宋・陆九渊《与郭邦逸》 )
【大意】
君子的本质正在于道义,遵从道义的别人尊重,丧失道义的别人轻视,因为讲道义而光荣,因为背信弃义而耻辱。
【延展】
《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苏轼十来岁的时候,程夫人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中的故事。范滂是东汉时代的著名政治家,他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结果遭到奸臣陷害,被判处极刑。上刑场前他与母亲诀别,说: "母亲,我对不起您。今后只有靠弟弟尽孝心了,我就要跟随父亲在九泉之下。生者和死者,都各得其所。只求您舍弃难以割断的恩情,不要增加悲伤。 "他母亲深明大义,对他说: "你今天能够与忠义之臣齐名,死有何恨!既已享有美名,又要盼望长寿富贵,岂能双全?我支持你为了理想舍弃生命。”
当时,小苏轼站起身来,激动地说: "母亲,倘若我也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很平静地说: "你如果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