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死;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 )
【大意】
人有祸害,内心就恐惧;内心恐惧,行为就正直;行为正直,思虑就成熟;思虑成熟,就能得到事物的规律。行为正直,就没有祸害;没有祸害,就能尽享天年。得到事理,就一定能成就功业。尽享天年,就能全身而长寿。一定成就功业,就富有而显贵。全寿富贵叫做福。而福本源于有祸。所以《老子》说:“祸啊,是福所依存的地方。”即由此成就了人们的功业。
人有福,富贵就来到;富贵来到,衣食就美好;衣食美好,骄心就产生;骄心产生,就会行为邪僻而举动悖理;行为邪僻,自身就会早死;举动悖理,就不会成就功业。内有早死的灾难而外无成功的名声,也就成了大祸。而祸根源于有福。所以《老子》说:“福啊,是祸所潜伏的地方。”
【延展】
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妾室,魏王豹被刘邦杀掉后,薄姬和魏王豹的其他后宫妻妾也自然成了刘邦的女人。薄姬进入汉宫后一年多的时间,刘邦都没有召见过她。后来偶然一次机会,刘邦听两个美人说起和薄姬当初的约定,顿时心生怜悯,就召见了她。不久后薄姬生下一子,取名刘恒。
自此之后,刘邦就再也没有宠幸过她,薄姬也很少能见到刘邦,孤儿寡母相伴,过着孤寂清冷的生活。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大肆报复刘邦生前宠幸过的美人后妃,薄姬因为不受刘邦的宠爱方才躲过一劫,又因在不被宠幸的日子里,薄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育儿子身上,最终刘恒的德才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后来被选为皇帝,薄姬也母以子贵,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