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
【大意】
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主宰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也源于阴阳。治疗疾病应从阴阳这一根本进行调治。
【延展】
《黄帝内经》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转,形成了阴阳二气的升降与消长,所以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是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死亡,皆本于此规律。由此,一年之中就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换,一日之中就有昼夜晨昏的变化。也就是说,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明显地表现有年节律、日节律等。一年之中,冬至一阳生,到了夏至,阳气升发达到顶点,而一阴即生,一直到冬至,阴气达到顶点,进入下一个轮回。一天之中也是如此,子时一阳生,到了午时阳气最盛,此时,阴气渐生,一直到子时最盛。人生活在自然界里,天人相应,体内的阴阳二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阳的升降而升降、消长而消长,以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违背了这个规律,如作息不规律、熬夜、疲劳等,就会导致阴阳的升降紊乱,发生许多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往往具有定时发作的时间性的特点,最常见于阴阳二气交接的时间,如午时、子时等最多。
中医治疗疾病就要顺接阴阳,顺接阴阳关键在于“枢机”。原来,人体的阴阳、气机的升降出入,有一个枢纽或像门轴一样的东西掌管,叫做“枢机”,它的位置在少阳经,阳气的外出,阴气的内入,由少阳来主管。少阳的枢机不利,就会像门轴坏了一样,使得这个门或打不开,或关不上,这就是阴阳不顺接,因此少阳和解、顺畅了,阴阳二气就顺接了,所以有一种治法叫和解少阳。中医方剂里和解少阳的首选方剂就是《伤寒论》的“小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