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墨子・修身》)
【大意】
能说却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劳,虽劳苦而不可取。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因此名誉扬于天下。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明白。
【延展】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徐童的少年,聪颖机智,在家乡一带声名远扬。发生在他身上的有趣故事有很多,至今许多故事还在江西一带广为流传。
徐童年龄虽小,但学识却一点也不比成年人差 。因此,江西许多知名人士都纷纷邀请小徐童到家中作客,一方面可以亲自和他交流切磋,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的子女儿孙做个榜样,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一天,有个叫郭林宗的老先生邀请小徐童到他家做客,郭林宗也是一位学识渊博之士,在南昌一带名气很大,而且待人十分和蔼可亲,于是徐童欣然前往。徐童刚一踏进郭老先生的庭院,便看到一些人拿着锯子、抡着斧头,正准备砍倒院中的一棵大树。
徐童看到这棵树枝叶繁茂,绿意葱茏,夏天能乘凉,冬天能挡风,觉得砍掉了十分可惜。于是对郭老先生说:“郭老伯,你看这棵树足有上百年树龄,长着圆形的枝盖,披满了绿色的叶子,像一把巨大的华盖伞,夏日它能遮阳避雨纳凉,冬天它能挡风拦雪,而且目前还是生机勃勃,葱葱郁郁,没有半点枯老的痕迹,您为什么要砍掉它呢?难道不觉得太可惜了吗?”
谁知郭老先生听完徐童的讲话之后,便哈哈大笑,说道:“是这样的,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中这么说:'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院子当中如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我转念一想,是说的很有道理啊,你看,木在口中,不就成了'困’字了吗?你说,谁愿意在困境中生活呢?”
徐童听后,觉得老先生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转念一想,又似乎不对头,经过短暂的沉思后,徐童便对郭老说:“先生您刚才说的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您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我最近也看了一本书,书中这么说:'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房屋当中如住人,人在口中不吉祥。’您想,人在口中,不正好是一个'囚’字吗?谁愿意在囚禁罪犯的牢房之中生活呢?所以,您的忽略就在于这一个字,如果因为'困’字不吉利,就要把庭院中的古树伐掉,那么'囚’字就更不吉利了,试问屋中还能住人吗?”
郭老先生听后,先是一惊,虽然早已听说徐童聪颖过人,但是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他思维竟然如此敏捷,看样子真是自古天才出少年,于是哈哈大笑起来,连连夸赞道: “言之有理,真是后生可畏,你堪称我的一字师啊!”
郭老先生于是吩咐仆人们不要再砍古树了,一棵古树便因徐童的一席话而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