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大意】
思想分散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了解,心思不专一认识就不精深,三心二意就会疑惑。
【延展】
一个青年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请教,说他每天都不知疲倦地把全部精力用在自己爱好的事业上,可是收效甚微。不知这是因为自己低能,还是成才之路太难走呢?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位立志献身科学的有为青年。”
青年的答复却是:“我不只是热爱科学,还很喜欢文学,我还爱好音乐和美术。就是这么多的兴趣和爱好,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
“噢,是这么回事。”法布尔找到了这个青年事倍功半的症结所在。他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凸透镜,做了一个“小实验”:当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在纸上一个点的时候,很快就将这张纸点燃了。随后法布尔说:“可以试试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它的含义是:要在认识自己的最佳才能,选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做重点突破。就像通过凸透镜把众多光束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人的智慧和力量也可以在“聚集效应”作用下形成成才所需的必要能量。马克・吐温也曾说过“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上,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聚焦”是治学的需要。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清代诗人曾世霖说:“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专力则必精,分途恐两失”。一些青年人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思想缺乏稳定性,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贪多旁骛,浅尝辄止,今天学习这个,明天钻研那个,造成注意力不断地转换,是很难跨上成功彼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