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zhì违逆]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庄子杂篇・天下》)
【大意】
不为世俗所牵累,不用外物来矫饰,不苛求于人,不违逆众情,希望天下安宁以保全人民的性命。
【延展】
丹尼斯・狄德罗是 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红色睡袍。他非常喜欢,穿着它在家里找感觉,他发现家具的风格有些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家具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
然而,他越想越不舒服了,发现自己居然让一件睡袍指挥了,甚至是胁迫了。后来,狄德罗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狄德罗效应给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当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