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周敦颐《爱莲说》)
【大意】
我独喜爱莲花生长在淤泥中却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传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延展】
周敦颐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开山人物。世人皆知周敦颐是一代大儒,但不知道他更是一代廉吏和廉文化的践行者。
北宋康定元年,周敦颐被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主簿,该县有一件疑难旧案拖了很多年都没有解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查明了,老百姓无不叹服。
四年任期满后,因政绩突出,周敦颐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南安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是个酷吏,相当霸道,坚决要处死该囚犯。众人慑于王逵的权势,都不敢与其争论。唯独周敦颐站了出来,与王逵据理力争,坚持应当依律判决。王逵不听,周敦颐愤怒地扔下手中记事的笏板,准备辞官以示抗争,并气愤地说:“难道可以这样作官吗?用杀不该处死的人来取悦上级的事情,我做不了!”王逵终于省悟,免了该囚犯的死罪。事后,王逵对周敦颐刮目相看,并多次向朝廷举荐他。
后来,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当地老百姓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一些地方豪强、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都惶恐不安,担心被这位清廉刚正的县令惩处。不久,周敦颐又被提拔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每一个案件都认真彻查,不冤枉人,也不受权贵的干涉,深受百姓爱戴和拥护。
周敦颐为官清廉,任永州通判时,侄子仲章来找他,想求个一官半职。周敦颐断然拒绝,还特地写了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得醪味,举筋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一句“官清赢得梦魂安”道出了周敦颐一生为官的宗旨。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jì雨雪停止]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jiǎo求]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qióng lí 寡妇],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周敦颐一生勤俭清贫,淡薄名利。他为官时,俸禄并不低,但他领到俸禄后,总是散以济贫,或用来开办学校,或修缮学堂,最后导致自己看病都拿不出钱来。周敦颐去世后,好友赶来为他料理后事,清点家产时,发现其家中“服御之物,止一蔽箧[qiè小箱子。大曰箱,小曰箧],钱不满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