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易经丰卦・彖辞》)
【大意】
太阳到了正中,不久就会偏斜,月亮盈满,不久就会亏缺,天地的盈亏随着时间消长,更何况是人?
【延展】
《文子》一书作者文子,据传为春秋时晋国人,大约和孔子同一时代,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讲述: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发展到极限,就会朝着相反的另一方向转变,过于骄傲自满则会招致损害,就像日月盈亏一样,是不变的道理。古代圣明的天子待人谦虚慈善不敢自满,像容纳百川汇注的溪谷,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建言,功业及德行才能不衰退,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礼》也有相同的说法:天地万物发展到了极限,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过分盈满就会有所损害。后来“物极必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会转到反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