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动症儿童的康复过程中,其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正确、及时地给予帮助,可以使孩子的康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正确认识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据调查,93%的患儿父母对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均无认识,当孩子出现眨眼、挤眉等临床症状时,往往误认为孩子调皮、出怪相,不时指责、漫骂甚至打孩子,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父母必须认识到,患儿的症状表现是疾病所致,而不是故意出怪相,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对病因的了解:此病的病因迄今不明,既往研究认为和遗传、器质性、驱体、心理等因素有关,部分患儿往往在感冒后症状加重。针对此病因,需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避免对孩子采取不良教育方式。另外,患儿感冒可能会导致抽动症状加重,父母可让孩子配合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使症状减轻。

3.行为治疗:抽动障碍患儿所出现的症状往往在短时间内可自行控制,当患儿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或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症状可暂时消失。根据此情况,当患儿出现各种抽动症状时,父母应保持平静的心态,给予漠视、不理睬等方式,同时可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如给其讲故事、与其交谈读学校的情况等,使其注意力转移,从而减轻抽动发作的程度。
4,对于抽动障碍患儿所并发的症状,如学习困难、情绪障得、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等,父母应对患儿进行正面教育,在关心体贴他们的同时,并积极给予其相应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