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再进一步说,父母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在耳濡目染下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导向。如果我们从自己出发,改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塑造是大有裨益的。
好好说话的家庭
有人说:“教育好不好,看父母的说话方式,就知道。”
的确,俗话说:“字如其人”。同样,父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体现父母的态度和性格。
父母嗓门太大,动不动就骂人,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会吓到孩子;
而好好说话的家长,则能和睦相处,让孩子活在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中。
家人间相处,要懂分寸、有礼貌。
温和的语言,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对待孩子,更要言语温和、友好有礼貌。
某学者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他是一个十分注意引导孩子的父亲,同时又十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
他对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却不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
家庭是放松与休息的场所,不要把在社会中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到家人身上,给家人摆脸色。
与家人相处,说话要让人舒心,凡事别只会讽刺挖苦。
而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往往生活得特别幸福,夫妻同心,孩子才能在最友善的环境里成长。
学习型的家庭
莫言曾在微博中说:“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举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而学习,则是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曾被评为首届中国书香之家、首都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的李岩一家,是因学习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典范。
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的李岩做过采煤工程师,后来辞职到北京,先后从事过IT、传媒等职业,后来辞职创办了“第二书房”。
这一切,跟这个家庭的一个特质分不开。
李岩全家都是“极度爱书之人”,无论去哪里,随身都会带一本书,女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随身带书、随时阅读的习惯,成为了北大才女,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而他的太太刘称莲,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也自学成才,成了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
“我的人生,我的家庭,都因为读书而改变,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岩如是说道。
董卿说:“要想你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要想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家庭。
在闲暇时间,父母能够放下手机,关上电脑电视,拿起书本,拿起报纸,多阅读,或者学习一门技能。
从李岩的家庭来看,正是因为家长的自我提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这样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习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而不是一种被强制性执行的一种负担。
懂得情绪管理的家庭
调查显示,90%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情绪:
怎么样才可以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太忙没时间陪孩子怎么办?
孩子考试成绩下滑了怎么办……
为何产生焦虑?很多家长无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长期处于焦虑中的家长,往往敏感易怒,经常对孩子发脾气。
而长期处于家长负面情绪下的孩子,一方面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变得暴戾,乱发脾气;另一方面回因缺少父母理解而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更严重的是,父母无法控制情绪,很有可能会毁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