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关于国学进入高校课堂的讨论

人气:18616 回复:0

关于国学进入高校课堂的讨论
信息来源:全国学术文化会议系列征文比赛 发表时间: 2019/3/27 阅读数:1
国学,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论是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在社会需求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将国学引入高校课堂,符合社会教育改革大趋势。在一段时间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股国学热让社会以及高校开始重新审视国学的价值。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不断的传承中还散发着文化魅力。但是,遗憾的是,它的传承仅仅限制于文本的传承,并未让新时代的青年者们来接替此传承。虽然国学热让国学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但是,其基础性教学还未被纳入到当前的教育体系当中,这使得国学的价值难以真正体现。由于体制中未涵盖国学教育体系,所以人才培养才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基于此,将丰富的国学资源融入高校课堂中才更显的极为必要。
一、国学
所谓“国学”,正统而言,就是国所有之学。通俗些来讲,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精髓。追溯最早的国学概念,可追溯到“西学东渐”时期。谈及国学,就得提及“国故”。国故是指国家的过往的历史和文化。针对“国故”进行研究,被称为“国故学”,也就是上述提到的国学。考虑到“学分中西”概念,国学与西学是相对应存在的。国学有自己独立的特色,一般被用来指代中国的学说、文化系统。仅仅考虑国学的学科性质,中医学、武术、京剧、绘画等都可被纳入国学范畴当中。通过上述对于国学概念的解说,可以总结出我国的国学,具体为:是一种要用现代眼光来阐释与研究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国学本身的概念而言,并没有较为确切的规定。国学教育是当前提及众多的一个关键词,在教育课程中传播本民族的传统思想、民族精神、文化就是国学教育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更为宽泛的说,指导性教育学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是国学教育中的核心内容。
就国学本身而言,它拥有实质上的意义。口头演说的话可以是国学的一部分,具体环境下国学更能凸显其存在的价值。由此可见,大众认为国学过于空泛,则是存在于认识上的误区。只有真正了解国学,才能触摸到其真实性。实际上,我们通常所认识的国学是比较狭隘的。主要表现为,许多人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龙文鞭影》等看作是国学经典,其实这仅是冰山一角。而这种认识误区是长时间存在的。在国学涵盖的内容中,《周易》、《老子》、《庄子》等也是重要内容。总而言之,学者所持有的角度不同,其看待国学的角度也会存在差异。就此来说,国学的大体层次有三个,分别是幼儿国学,大众国学,大学国学。这三个层次的国学分别代表着不同受众人群。譬如,幼儿国学,通过内容浅显的启蒙教材传播一些传统的古代儿童的故事,为幼儿奠定国学基础,这些内容大都简单易懂。大众国学,记录一些关于古代的各个方面信息(传统的知识,传统的习俗,传统的思想),便于一般知识层面的读者了解和学习。大学国学,针对大学生群体所设置的国学内容。
二、国学进入高校课堂的必要性
1、提升青年学子的人文素养
现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知识就是财富,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与此同时,知识也会对社会发展造成阻碍作用。这些阻碍作用具体体现在“四精四荒”现象。所谓的“四精四荒”现象,大概形容四类青年,一是精于科学荒于人学;二是精于电脑荒于人脑;三是精于网情荒于人情;四是精于商品荒于人品。而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如若这种情况比比皆是,那么,大学生的礼仪、人格修养则会另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国家担忧。为了扭转青年学子古今文化素养过于薄弱的局面,高校应该想办法引入国学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传承国学经典,提升青年学子的人文素养。
2、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这期间,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的智慧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国家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国的国学经典。一直以来,国学经典都被看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为民族奠定了深深的历史印记。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该民族的精神力量支撑。拥有深厚底蕴文化根基的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只有拥有自己的文化,民族才会有进步,才会有创新[5]。这项认知受到众多国学学者的认可。现阶段,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力,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此背景下,加强人文教育刻不容缓。将国学引入到高校课堂,能凝聚成一种极富感染力的精神,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通过国学的学习,青年学子在健全情感、启发心智方面会更加突出,这对于他们实现人生理想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3、加强高校学生的专业能力
当今,人才培养聚集地就是各个高校。高校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从大学生本身来说,其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审美能力全部达标,才能距离人生理想更进一步。但是实际上,他们在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有欠缺,这种现象并不在少数。高校生连这些基本的能力都未能达标,如何才能进入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很令人忧心。从现代理论角度分析,学生专业知识与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其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必然需要从提升人文素养开始。因此,将国学引入高校课堂是一项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迫在眉睫。就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其本身更看重科技和专业教育,对于最根本的“人”的建设过于忽视。处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上,这种教育模式应用的并不恰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是人才教育的根本。国学,浓缩了国家文化之精华,是健全人的思想、道德、理想与人格的一项重要资源途径。国学一旦进入高校课堂,必将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三、国学进入高校课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自从高校课程实施新的改革以来,就不断有关于国学的内容设置出现。国学进入高校课堂,并__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虽然在高校课改的新征程中,提及国学话题众多。但是,就实际情况分析,将国学引入高校课堂中,还需进行一定的准备。简而言之,就是高校国学教育实施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而种种现实状况综合起来,可以大致了解到我国国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9-03-27 09:45:5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青青岛家长圈(初中)QQ群:121346734; 青青岛家长圈(小学)QQ群:126822801;青青岛家长圈(幼升小)QQ群:437377549。教育育儿小编咨询QQ:475506920 入群申请信息:学校/幼儿园名+年级+xx妈/爸。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